
《三袋麦子》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袋麦子》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初步进行学法渗透。
4、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过年是每个孩子所盼望的,因为,新年到来之际,孩子们总能收到许多让人欣喜的节日礼物。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小猪、小牛、小猴也收到了慈祥的土地爷爷送来的新年礼物,那便是——
课件出示小猪、小牛、小猴的卡通画像,揭示课题
2、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看看三个小动物面对同样的礼物分别有怎样的表现。
二、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心情怎样,她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描写小猪的句子。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开心、兴奋)课文里哪些词语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
指导读小猪说的话。(读出开心、兴奋、欣喜若狂)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
(4)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5)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6)过渡:一年后,土地爷爷来拜访小猪时——
课件出示: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
你说,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呢?
(7)指导朗读,读出小猪的可爱。
看看大家是否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3、交流描写小牛的句子。
过渡:这真是一头憨厚可爱的小猪,那小牛又是怎样的呢?
(1)先来找一找写小牛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后,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2)讨论:看看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牛?
(3)一年后,土地爷爷来拜访小牛时——
课件出示: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
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4)指名感情朗读。
4、简要小结,迁移学法。
刚才,我们先找一找写小猪、小牛的语言,读一读句子,再抓一抓关键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小牛,就这样,我们认识了憨厚可爱的小猪、勤劳节俭的小牛。
5、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办法去找一找、读一读,再抓一抓、想一想,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
(1)交流描写小猴的句子。
(学生读后,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2)一年后,当土地爷拜访小猴的时候,他看到了卖囤堆满了粮食——
课件出示: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低,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
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
(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地。)
(3)、感情朗读。
三、升华体验
1、土地爷爷给了三个小动物同样的礼物,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对他们的处理,土地爷爷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投影出示:
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老人点点头。
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4、一年后,土地爷爷来到了我们中间,给了我们小朋友一袋麦子,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思考,打算怎样处理呢?
《三袋麦子》教案 篇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5至9自然段。
2、 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
1、 读词语:
(1) 出示:
烙饼 麦子 憨厚 麦囤 虫蛀
(2) 指名读
2、 听写生字词
3、 指名口述课文的第一部分。
二、 精读第二部分
1、 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这部分课文,学生边听边完成练习。
土地爷爷夸---------(谁)-----------------(怎么样)
讨论并理解有关语句:“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等。
(板书:憨厚 节俭 聪明能干)
2、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
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是什么语气,说话时的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同桌分角色读,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
教师范读难点:小猪回答土地爷爷的话。
同桌再分角色 ……此处隐藏2276个字……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以小猪为教学突破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把学习小猪段落的方法迁移到学习小牛和小猴段落上。)
4、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部分。(学生自己点击课件自学)
汇报:
(1)、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
(2)、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3)、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下地)
(4)、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
(5)、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牛和小猴的?
小结:虽然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它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
指导朗读:现在我们就是课文里的小牛和小猴,读出我们当时开心的样子来!
(设计意图:该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改的三个维度,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自己进行实践,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在学习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5、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6、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总结。
1、让学生口述故事的内容。(课件展示全篇课文动画)
2、学完这个童话,你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整体,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中渗透思想教育。)
(四)拓展延伸。
1、课前老师说这节课谁表现好,土地爷爷就送他礼物。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学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更聪明了,你会怎么处理你那口袋麦子呢?
2、课后续写《三袋麦子新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让学生的心态得到开放,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解放。)
附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 小牛 小猴
吃光 慢慢吃 种下地
憨厚可爱 节俭 聪明,能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学生一目了然。)
《三袋麦子》教案 篇5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2.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师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标画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二、展示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
(1)汇报词语,(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词语注解等
(2)请同学进行新旧生字的比较,说说哪些词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描红。
(3)小组内分段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指出优缺点,并纠错,其他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抓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干什么?
三、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对待土地公公给的麦子的? 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 迫不及待 捧起 慢慢吃 全种
2.一年后,土地公公是如何评价小猪、小牛、小猴的?
3.小组合作交流。
四、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汇报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并相机指导读好相关自然段。
相机引导学生读好关键词语:
小猪开心地喊、迫不及待(读出急迫的.心情)。
小牛看了又看,心想(读好心理活动)
小猴:全都
2.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再连起来说。
3.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达标练习,掌握字词。
1.小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互评
2.学生完成《学习乐园》1、2小题。同桌互换检查。
六、作业:
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主检查,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纠正改错。
2.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二、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⒈理解课文内容。
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
土地爷爷夸_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怎么样)
讨论并理解有关词语:"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
三、品读感悟。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是什么语气,说话时地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得地方。
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
教师范读难点:小猪回答土地爷爷的话。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
⑴看板书:自己练读。
⑵指名口述:其他学生纠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学生练习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学生口述。
四、拓展延伸
⒈指名学生口述全文。指导学生讲、评议:
(1)语言是否准确连贯,句子是否通顺。(2)讲的内容是否正确。(3)是否有丰富的表情。
⒉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⒊教师小结:
课文给我们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约,什么叫聪明能干。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们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想小猴学习。
四、作业:
⒈课堂作业:完成书后第三题。
⒉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 三袋麦子
土地爷爷送麦子
(第二年)
小猪 做成食品 吃光
小牛 保存下来 剩半口袋
小猴 全种下地 丰收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