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的美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美文吧?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网络中,很多人都会喜欢一些比较伤感的美文,人们通过阅览这种文章来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调解,以此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美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花的美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荷花的美文1原以为紫竹院的翠竹闻名京城,不想那里的荷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
进得门来,眼前即是郁郁葱葱的翠竹,仲夏时节,翠竹秀美挺拔,不愧是京城赏竹之地。顺着一条石子小路前行,两旁的翠竹交相掩映,蔽去了太阳的灼热,微风拂面让人感到丝丝凉爽。小路尽头,豁然开朗,一片栽满荷花的湖面展现眼底。我有些吃惊,这里的荷花竟然如此壮观,荷叶和荷花高低错落连成一片,远远的似乎望不到边际。荷花肥硕娇艳,荷叶宽厚油绿,而那一支支出水的莲蓬,也不甘示弱的圆润饱满。此情此景不禁使我想起了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须臾,一只游船驶来,船上满载了游客,一个年长的艄公在船头不停的舞动双臂划桨,游船则平稳悠闲的缓缓前行。我想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也不过如此吧。
眼馋于游船可以近距离的接触荷花,于是我也加入到游客中间,准备在湖中一寻芳踪。上得船来,终于可以仔细端详湖面景致。看着荷花朵朵从身边滑过,真想伸手摸摸那娇艳的花瓣,凑上前去闻闻荷花的馨香,却苦于艄公的不解人意,艄公总是将船划得不偏不倚,让我与荷花总是若即若离。“快看,这边有睡莲!”不知谁喊了一句,大家一起扭头观看,靠近岸边的地方栽种着一片睡莲,圆而碧绿的荷叶之间,点缀着白而娇小的睡莲,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它们安静的`躺在湖面,,宁静又安详,而那一点白色却是那么抢眼,让人过目不忘而又唏嘘感叹。船在不知不觉中驶进转弯处,一朵淡黄色的荷花吸引了我,在记忆中好像没见过黄色的荷花,于是对它多了几分关注,黄色在整片花瓣中晕染开来,由底部至顶端颜色渐深,淡黄的花瓣配上黄色的花蕊,颇有一番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滋味。“鸭子,鸭子!”眼尖的顽童兴奋地叫喊起来,船身不远处,两只小鸭子优哉游哉地踩着水,也许是不想再被太阳炙烤,它们伸着脖子向荷花丛中游去,肥大厚实的荷叶成了它们天然的遮阳伞,它们徜徉其中悠闲自得,我竟有些羡慕它们。其实深入荷花丛中才发现,这里的荷花不仅多而且都非常艳丽,它们不为谁的赞美,也不为谁的青睐,更不为和谁争艳,兀自傲然挺立恣意怒放,花期也许短暂,但花开时的绚烂足以使其骄傲令其陶醉。
女人都喜欢花,我也不例外。小女生的时候总宣称自己喜欢红玫瑰,其实现在看来那不过是喜欢红玫瑰的寓意罢了,现如今对花的喜爱已经扩展到无穷大了,连路边不起眼的牵牛花、野菊花我都可以驻足观察半天,对于大自然最美的礼物,我当然会开心地接受开心地欣赏了。
荷花的美文2这首诗主要写采莲姑娘的美丽容貌。亭亭玉立的碧绿荷叶和妙龄少女的绿色罗裙融为一体,娇嫩的荷花映衬着少女美丽的脸庞。
荷叶和罗裙,荷花和面庞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幅美妙和谐的图画。这里写采莲少女的衣着容貌,色彩鲜艳而不俗气,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后两句写动景,由于荷叶和罗裙、荷花和人面融为一体,所以采莲姑娘稍微一动就不见了踪影,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在荷塘中采莲。一个“乱”字,一个“始”字,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情趣,这幅画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露出庐山真面目”,而是让她们融入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情趣意味。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藕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莲姑娘遇到一个小伙子,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含羞带笑的鲜亮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
荷花的美文3工作了一周,昨日沉沉的睡了个好觉,早晨被红耳鹎清脆的叫声唤醒,看看窗外天气晴朗,自己快速梳洗,前往洪湖公园,去看心仪的荷花。
走进大门,便闻到淡淡的荷花香,这种淡淡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走近荷塘映入眼帘的是满园碧绿荷叶衬托下盛开的'戛日荷花,在微风中摇摇曳曳,有得像调皮的女童小荷露出尖尖角,有得像羞涩的少女含苞待放,有得像美丽的少妇已完全盛开;不时有蜜蜂在花蕊上忙碌;小麻雀在如伞般的荷叶上小栖,偶尔还有白鹭从花中飞过,这样的美景自然吸引了大批赏花人,荷塘的两边早已布满了“长枪短炮”,摄影爱好者和发烧友们各显神通,面对朵朵荷花我也情不自尽按动了快门。
走过一条弯曲的小路,便进入荷塘深处,这里盛开着一片白莲花。望着圣洁的白莲不仅让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古时,有一对情人在荷塘中殉情,从此后这个荷塘便盛开成片的并蒂莲,这个故事感动了大文人元好问,他便写下了千古绝句,“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千百年的问无人能答,因为在爱中的人,她们正意乱情迷,给不了清楚的答案;而劳燕分飞的人也不一定能给出答案,因为她们的爱已如冬日飞雪,只落得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也许只能问这朵朵莲花?
带着疑问,带着不舍,有些意犹未尽的离开了这满园飘香的荷塘......
荷花的美文4广昌县位于江西东南部,武夷山西麓,境内峰峦叠翠,荷花映日,碧叶连天。《广昌县志》这样描述,“一田半水七五山,一分道路和庄园”。
每年七月,只要你进入广昌,看到水流的地方,听到水声的去处,都能看到荷花的娇美,荷叶的风韵。
从县城到“莲子之乡”,译前镇,姚西村,四十公里的路程里,满眼是青山黛绿,无际的荷叶好似浩瀚的天宇,繁若星辰的荷花点缀其中。耳边水声潺潺,眼前荷花烂漫,鼻尖荷香靡靡,好一幅瑶池美景,好一袭醇美荷香。令人陶醉,引人入胜!
村前房后,只要有一泓水的地方,那就是莲池,就有荷花。脚下的荷叶与荷花,由里向外倾泻,无尽无际地流向天边;青山的坳口处,若不是盏盏荷花的提醒,怎么也联想不到那里会是莲池。风,正从山凹里吹来,荷浪像海浪一样,惊心动魄,立刻把我吞噬,迅速淹没在碧海之中。风停树静,荷花与碧叶便展现出静怡之美,像一群读书的女子,娴静而专注。无论她们以何种姿态,展示何种风韵,都十分怡人,也赏心悦目。在群山看来,在荷花与碧叶看来,你我都是荷浪里的点点滴滴。
这一路的荷香,即不是一陈陈的,也不是一股股的,它是汩汩的,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只是一味地向你我沁来。它浸入我的鼻息,弥漫我的肌肤,似乎这里的土地,水流,一草,一木都用那荷花熏过。在这一隅土地里生长的荷花,汲取山水日月精华的荷香,别具一格,这是太阳的味道,草木 ……此处隐藏6535个字……
荷花的美文13与荷花在小山村——稀饭寨碰面,方明白真正的疏朗端庄,高标挺拔,明洁俏丽,优雅可人。
从进寨的第一块田开始,呈弯月形向上延伸。田内清一色种植荷花,仿佛一条宽阔绿色飘带,蜿蜒于山沟。宽大田田的荷叶,恰似一把凉爽的绿伞,由纤细玉手撑着,于夏风中摇曳,哗哗有声。纷繁错落圆叶中间,粉红花朵像调皮的豆蔻村姑在万绿丛中捉迷藏,有的花蕾含苞,在阔叶与阳光间羞红着脸;有的花瓣舒张,美丽大方;有的`半开半合,椭圆形花瓣绝似小姑娘红苹果,肤色粉嫩。叶下是清澈、蓝汪汪略显发暗的碧水,水上飘浮着拇指大铜钱草,嫩绿森森,在微波上荡漾,刹是惬意。阔叶遮挡了娇阳,水特别凉爽,水中游鱼更加悠闲,或自由摆尾或怡然不动或倏而远逝,尽情享受荷塘乐趣。山风拂过,粉红色荷香缕缕滚动,荡漾,与青色野草叶携手,联袂,和金黄色稻花香牵拉,氤氲作一种犹如名曲《春江花月夜》般美妙,将稀饭寨的山熏醉了,把水染飘香了,空气芬芳了,天地全醉了,不醉的什么也没有了。
忘情间,阵阵白色山岚雾气笼罩过来,轻悄悄泻在荷叶、荷花中,仿佛漫动的《霓裳羽衣曲》,阔叶、花瓣于牛乳中涤荡,更似笼罩着轻纱似的梦。梦幻或浓或淡或轻或重,硕大花朵偶现芳姿偶藏仙踪,调皮得胜小姑娘,让眼球曈曈,浪漫情怀裹挟着好奇冲动,移步换景,追寻芳容。站立高处,已看不清连绵成片的荷塘,股股荷香、草味、稻芳汇入雾中,让乳白色轻纱搅动,酝酿为仙气,氤氲漫摇,欣赏者陶醉,身子飘飘作神仙,带着红黄青绿色香气,构成如梦如幻大山景致和虚无飘缈感觉,飞升九天瑶池。
地面热气腾腾,烘托着浓雾上升,阳光挥洒,浓雾由白色染成粉红,袅袅娜娜,仙姿飘飘,渐行渐淡。荷叶慢慢现出芳容,花朵映衬着朝霞,粉、白、红闪烁,美艳得让姑娘绝望,让佳人妒忌。荷塘边水泥路上,一位窈窕村姑挽竹篮而过,朝水井方向翩然而去,留下一阵带芬芳脆音:“出门洗菜唱山歌,荷叶荷花风流多;不是妹我起的意,那是莲花引人歌。”“山歌越唱心越开,井水越挑越有来;山歌不用钱来买,荷叶青青荷花开。”
当眼球和脚步追寻歌声时,一阵急雨凌空打来,连忙躲身藏在古楠木树下。眼睛朝荷塘张望,惊呆了:阳光不减,雨线加粗,灿烂中闪耀着银光,注入旷野,溅起一串串诗。宽大碧绿荷叶上,白色珍珠跳荡,叶片摇摆,仿佛锦鸡姑娘翩翩起舞;前面的珍珠滑落,后面的聚合,伴演一出《西洲曲》,真正的“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也来看,碧玉盘中弄水晶。”那花呢?恰似姑娘头上装饰,雨中点点,摇曳多姿,“万绿丛中点点红,雨露滋润胜芙蓉。”撩开绿叶朝下望,塘水波纹不惊,鱼儿们窃窃闲笑:把把雨伞将雨水隔离,尔等上面演奏交响乐,我水下风平浪静,凉气森森。
上帝十指灵动,一曲田园交响乐在稀饭寨荡漾开来:山风拂过绿茵茵荷叶,层层碧浪翻滚,哗哗唱歌,仿佛涛声;荷花妹妹羞红脸蛋应和着山风与身旁银色水珠,翩翩起舞;雨点脚步与稻花香荷花香青草香意象叠加,恰如古筝幽幽,演奏着出出大自然地老天荒之绝响;蓦然间,洗菜姑娘山歌荡起,与千年前对接,牵拉出荷花绝唱:“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灼灼荷花端,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影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风衣;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湖光山色滟滟秋,贪看年少促风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千年采莲曲、咏荷诗与当代苗族颤音混响,民歌文化源远流长。
突然,曲终声歇,四野寂静,只听股股暗香浮动,冲击心肺。荷塘内,绿伞般阔叶更加青翠,停留于叶内的水珠银光闪闪,轻轻滚动。荷花亭亭玉立于绿叶上,仿佛刚出浴的美人。花下叶下,芬芳游荡,将鱼儿招惹得频频跳跃。
雨后的稀饭寨,树叶是绿色的,小草是绿色的,荷叶是绿色的,荷香是绿色的,人的感觉是绿色的。
步出好远了,回头望,“长夏阴阴万绿排,杖棃转过别峰来;方塘水静无风动,朵朵莲花随意开。”
荷花的美文14我最喜欢的花就是荷花了,因为它很洁白,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多么美啊!
荷花,又名莲花。荷花为多年水生植物,根茎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不仅我对荷花钟爱有加,连古人都对荷花赞叹有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名句为后人传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多麽惹人喜爱。
我爱荷花不只是爱它的`表面,还爱它的精神。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是后人传颂的榜样。荷花从淤泥中生根发芽,却如此美丽,如此迷人,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
荷花的美文15《荷花》一课已经结束了,反思这堂课,有欣喜,有遗憾,欣喜是学生带给我的,而遗憾却是我留下的。
《荷花》是一篇经典美文,为了不破坏它的整体韵味和美感,我设计的第一课时重点是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第二课时重点是理解、积累和运用。
第二课时,我的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品读语言,欣赏语言。不仅要让学生领略到荷花的美,更要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美。很羞愧地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我出色。他们对词句的品读和感悟有一定的深度,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尤其是对“挨挨挤挤”、“冒”、“露”等词的探究,让课堂实现的真正的“对话”,给课堂带来了生机。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我的意图是想不露声色地把他们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或一片荷叶,让他们互相观察,互相欣赏,然后用语言描述身边“荷花”的“千姿百态”。教材上没有具体描绘荷花的种种姿态,这样做是对教材的一种扩充,也是对语言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运用。但是,在进入这个环节的时候,我的引导有些仓促,我那么急切地让他们“冒”出来,可他们就是一下子“冒”不出来。等他们“冒”出来时,留给他们观察、欣赏和用语言表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是荷花的清香把作者吸引到荷花池边,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或词语写得特别美,说说你的体会。”随后组织汇报交流。这样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了美的语言。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出多元解读。体现了“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之意图。
最后,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美丽的、动人的荷花。看后鼓励学生自由起立发言。说说“此时此刻,此时此景,想象一下这些白荷花冒出来想干什么呢?”针对这一富有灵性、创造性的诱导,学生用心倾诉,真情流露,既是心灵的独白,又是个性的张扬,使作者、学者、教者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