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1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依赖性比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培养孩子素质能力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长忽略,尤其是爷爷、奶奶他们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常常把孩子应该做的事代替来做了。
可是在幼儿园里,一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爷爷奶奶那样就不行了,怎能照顾得过来啊,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成了我们研究的话题。
一天,午睡起床时,我发现有的孩子懒洋洋的正等着老师为他们穿衣穿鞋,我立刻意识到,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他们穿衣穿鞋的`能力,那么我就组织幼儿来一次穿衣穿鞋比赛。于是我忙招呼孩子们,跟孩子们讲了一些穿衣服和鞋子的顺序,接下来比赛就开始了。
只见几个接受能力强的孩子迅速地把鞋、衣穿好,高兴地跳起来,又欢呼着,庆祝自己的胜利。最后只剩下卢静怡小朋友,只见她带着哭腔着说:“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别的孩子在我的面前说:“老师,卢静怡不会穿鞋,她哭了。”我说:“没事,静怡,很棒,一定能穿上的”。她听到我的鼓励后说:“我能穿上的”小朋友们也在喊:“静怡加油,静怡加油……”她在我的鼓励下,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慢慢地把衣和鞋穿上了,大家为她欢呼,为她鼓掌。
通过这次的穿衣穿鞋比赛训练,给以我启发,以后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多进行一点自理能力的活动比赛,并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2站在孩子的角度 多思索多考量
开学才几星期光景,有好几个纠结的画面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心情变得很压抑。
画面一:周二早上,一家长在小3班大闹,说自己的儿子被班里某个孩子打了,脑袋上有很大一个包,经过老师细心询问,查看,发现“被打孩子”头上是一颗疮而非一个包,老师安抚家长的情绪,不管怎么安抚还是大声嚷嚷,说一定要查不出来是谁打的,还要打打还的架势。“被打孩子”在一边怯怯地站着,拉着妈妈的衣角,叫妈妈别骂了。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妈,真有点鄙视这位妈妈的.做法。同时我也是一名老师,站在这个角度,我真想说:阿姨,你儿子的求学路还很长,你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在众人面前大吵大闹,不说别的,你让你的孩子情何以堪呢!
画面二:我值周那天早上,一奶奶护送孙女上学,孩子早饭没吃好,在啃一饭团,奶奶见她吃得这么慢,就开始破口大骂。出于对孩子保护的心理作用,我赶紧对孩子说:小朋友早饭去教室用吧,别在这站着了,太冷。此时的孩子已经眼泪汪汪了。站在孩子的角度,奶奶你应该为孩子想想吧。这么小的年纪也不适合吃饭团,而你作为家长却给她准备了这样的早餐,又嫌她吃得太慢。不管大人小孩进餐讲究细嚼慢咽,我们成人都做不到,何况一个孩子呢!
画面三:在微信上,一朋友发了他孩子写数字的照片,在那个本子上已经密密麻麻写了整整一页纸了,练习纸的格子很小,也不是正规得练习写数字的本子,且那个孩子才刚读中班啊,有必要这样做
吗?对于孩子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很重要,而不是一味地强求孩子干不愿意干的事情。作为孩子的老师,孩子的父母应该知道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
《指南》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日子了,这条路很漫长,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去引导我们的家长,引导我们的孩子在玩中学,培养幼儿具有优秀的人格魅力的新一代。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3《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用心支持、帮忙家长提高教育潜力。”为了让各位家长能更多地了解幼儿园,能与幼儿园更好的互动,创造出家园共育的有利环境,常家幼儿园于10月9日上午召开了全体幼儿家长会。会上王园长与家长们在我园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上和家长们进行了交流,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真诚地期望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共育,真正为孩子创造整体和谐的教育环境。
各班老师也做了精心准备,热情接待每一位家长。会议结束前,各班班主任把班级的基本状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其次详细的'介绍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目前的班级状况等重点工作。最后,就家园如何配合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做了详细的探讨。
会后,家长们又参观了幼儿园各个活动室,班主任分析了每一位幼儿的特点和学习生活状况,还重点介绍了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学目标及一日生活安排,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同时也向家长提出了配合幼儿园工作的一些推荐和要求。
本次家长会不仅仅拉近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家园共育,还对幼儿园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用心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4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幼儿园教师教育抱着新的面貌、新的气象、新的渴望,幼儿园教师教育再一次迎来了那群活泼天真的孩子们。刚开学的这周里,上学期经常接的聪聪还不算太适应全托的生活,有时会悄悄的留下那不算坚强的眼泪。而这时幼儿园教师教育便会走到他身边对他说一些鼓励和安慰之类的话语,而他也很听幼儿园教师教育话懂事,马上就会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收起自己懦弱的眼泪,用那天真的眼神望着幼儿园教师教育,每次都是好像要和幼儿园教师教育说些什么,而幼儿园教师教育也明白他那眼神背后的.语言。
那天是个星期三,聪聪早上见到幼儿园教师教育就高兴的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说:“陈老师,今天幼儿园教师教育爸爸来接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园教师教育会意的笑了笑,对他使劲的点了点头,示意“嗯,一定会来的。”半天过去了,都到了晚上睡觉洗脚的时间了,聪聪的爸爸还没有来。幼儿园教师教育也渐渐的感到他那企盼而又兴奋的眼神也悄悄的爬上了一份焦虑。看着他看着他那蕴含着复杂心情的眼神,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心头不免也悄悄的生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但是幼儿园教师教育并没有过多的去打搅他,只是在远处默默的用一双关爱的眼神去望着他,远远的投去关心的话语。幼儿园教师教育很欣慰,很欣喜,也很高兴,因为幼儿园教师教育从它的话语从它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对幼儿园教师教育的信任,看到了他的喜悦,看到了幼儿园教师教育在他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5我班幼儿尹中玉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己明白的告诉大家,但是与小朋友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 ……此处隐藏3977个字……是孩子们快乐的天地,幸福的摇篮。我们的职责是一次又一次爱的传承,有爱就有快乐。
有人说:“幼儿眼中的好幼儿园,一是有爱,二是有自由。”其实不难发现一个温柔的老师、一个温暖的'教室,是孩子们寻找和喜欢的地方。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足以让孩子高兴好长时间。他们希望老师关心自己,盼望拥有很多的好朋友,渴望能开开心心地玩耍游戏而不被爸爸妈妈束缚自己的自由。教师每一个爱的表达、爱的抚摸对幼儿来说都是一次莫大的鼓励和感染。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早晨孩子们会愉快地跟爸爸妈妈说再见,然后张开双臂投向老师怀抱,开启一天美好的生活。当孩子们在假期里还盼望着上学时,当被孩子们称为“好幼儿园”时,我们感到无尚的光荣和无比的幸福!因为,有爱就有快乐!
让孩子学会大胆表现
思思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但是在与小朋友一起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13当年幼的孩子有点滴进步时,我们—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给孩子增强自信心,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这是在我工作以来给我触动最大的一点。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八种智能,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学习方式的差异是由其优势智能决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语言智能突出,有的孩子空间视觉智能突出,有的运动智能突出,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通过鼓励、表扬、引导克服不足,尽力弥补他的短处。
记得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女孩子——不敢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当老师一靠近她时她就会紧张,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因此,语言表达、音乐表现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比其他孩子发展的要慢一些,看到这样的孩子,我很心疼、纠结。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她,我们已无从去追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给她新的教育,新的起点。于是,我们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希望捕捉到她的亮点和进步的地方,给她鼓励,给她赞美,给她机会和希望。当我们发现她在绘画和运动方面很出色时,就在全体孩子前面表扬她,并让她做示范。当她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我们会抹抹他的头,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当她在老师的要求下能简单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给她鼓励的掌声以及一个小粘纸……在这些不同的赞许、鼓励下,她渐渐大方起来,眼睛也敢正视老师了,这些进步就是简简单单的鼓励与夸奖就能改变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对未来的希望。”而我们给孩子希望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夸夸他们,鼓励他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14圣诞前夕,在谈话活动中我给孩子们讲了圣诞老人的故事,孩子们在知道今晚圣诞老公公会骑着麋鹿把礼物藏到小朋友们的袜子里的时候都兴奋极了,这时候,熙熙举手了,我问他:“熙熙你怎么了呀?”熙熙站起来说:“我觉得有问题!我们一定要放个干净的袜子,香的!不然圣诞老公公会被臭袜子吓跑的!”听完他的话,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但孩子们纷纷表示认同,七嘴八舌的说要放干净袜子,要喷香水……就这样,孩子们在兴奋、期待的情绪中跟爸爸妈妈回家了,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愉快的笑容。
第二天,我给孩子们放上了一棵漂亮的圣诞树,看到这么漂亮的圣诞树,孩子们更加期待圣诞老公公的到来了,伙伴们交流的话题也很多都围绕着圣诞老公公,这时候,小怡闷闷不乐的走到我面前,轻轻地对我说:“我妈妈说,没有圣诞老人,是老师骗我的,礼物是老师给的,要谢谢老师。”看着她失落的样子,我感到一阵心疼,我抱了抱她,告诉她:“老师没有骗你,圣诞老人一定会来的!”“真的?”小怡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满怀希望的`问我,我肯定点点头:“真的!一定会来的!”小怡“恩”了一声,一蹦一跳的走了。
小怡妈妈的做法是给了小怡一个真相,但是这么小的孩子有她自己天真的世界,有她自己美好的幻想,为什么要破坏她的幻想呢?我忽然想起来之前看到的一个对我触动很大的例子,有一个校长给他的学生们出了道题:“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故事到这里为止,然后校长请学生们为故事续写,在看后面的结果前我自己想了一下,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会用语言引导这个小女孩不要去采花,而校长的学生们也和我的答案一样,可是这个答案却引发了他的愤怒,我不解,看下去,当我看到故事后半段的时候深深震撼到了,故事的后半段是这样的:“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和我们想象的截然不同,他并没有制止孩子的做法,反而帮她采了两朵花。是啊,在我们一路成长的过程中,传统的道德说教已经深入我们的心灵,所以,我们越来越缺少心灵的纯净,缺少同情心与怜悯心。
孩子们本来是纯真的,他们原本像天使一样可爱,像清晨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纯净、透明。可是,随着我们的教育的进程,他们逐渐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天真可爱的笑容,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事情!
我真的很想对孩子的母亲说:留一份童心就是留一份真诚,请让我们一起保护孩子的童真。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15在幼儿园里,我就是孩子的好朋友,我通常是蹲下身子并以真诚的态度和孩子说话的。在与孩子对话时,我常以“我”自称,并尽量使用儿童化的语言。
一次,我要求孩子自带玩具来幼儿园玩。苏苏对我说:“王老师,上次天天拿了我的小西瓜玩,可是他还没还给我,他把我的玩具拿走了。”话刚说完,天天马上就接口说:“我没拿,我已经还给你了。”两个孩子一个说没还,一个说已经还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我了解到,是天天喜欢苏苏的玩具而不肯还给苏苏,并否认是自己拿的。我想,我应该找天天好好谈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我找来天天对他说:“天天,我跟你说一件我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我很喜欢一个玩具,可是我自己没有,所以我偷偷拿了同伴的玩具不还给她了。现在我>长大了,我觉得自己那时候做错事情了。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做错事后要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那样的话,大人仍然会很喜欢我们的。”
我以自己小时候曾犯过的错误为类比,与天天“交心”,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我的真诚,结果,天天马上向苏苏道了歉并把玩具还给了苏苏。我觉得如果教师肯放下姿态、蹲下身子与孩子“交心”,信任和关爱孩子,那么我们就掌握了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