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袋麦子》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袋麦子》教案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5.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
3.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激趣,引入新课
1.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三袋麦子》。(出示课题:三袋麦子)
2.齐读课题,指导子应读轻声。
3.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教师: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先读戴有红帽子的生字,并用笔圈划出来,再勾画出生字、词读读。
(2)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连贯。
(4)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按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3.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4.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生字词。
馒头烙饼迫不及待饱满保存
杂粮防止嘴唇自豪收获
(2)自读,注意练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一字多音。
(3)指名读,并正音。
(4)请提出你没有解决的字词。
(5)请你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提出要求:
(1)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重复。
(2)请你按快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说每部分讲了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
3.指名分段读。(进行评价,奖励)
4.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第1~4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地得到了一袋小麦,它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第5~9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它们各自处理小麦的情况。
四、三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的意思呢?
2.学生自读,找出有疑难的词语。
3.交流理解。
五、回扣课文,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对于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猪、小牛、小猴,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师指导口述。(注意尊重孩子们独特的体验)
3.请孩子们戴着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课文。
4.对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进行评价、鼓励。
六、作业练习,指导书写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本课中的生字的吗?(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学生口述识记生字的方法,进行生字的识记。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注意提醒孩子们正确的写字姿势。
5.同桌的小朋友对作业进行相互评价。
6.小结。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我们来回忆一下故事的内容吧!(课件出示问题)
(1)过年了,土地爷爷给谁送了什么节日礼物?
(2)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过渡:究竟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
二、精讲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自读全文。
(1)要求做到五不:不加字、不减字、不漏字、不断句、不重复。
(2)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
(3)描写小猪的句子,用画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画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画出来。(画完后读一读,然后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问题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
(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
(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
3.请孩子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再默读全文。
4.全班交流。
5.教师将孩子们的答案进行梳理。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各自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
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 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
①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
②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了什么?
③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想呢?(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
(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猪迅速作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通过比较,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
6.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描写小猪的句子,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描写小猪的句子)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 ……此处隐藏16000个字……理。)
四、总结拓展。
1、针对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结果,土地的爷爷态度是怎样的呢?
2、学生评价。
3、课堂小结。
4、想象拓展。
如果我也得到一袋麦子,我会____________。
如果我得到__________,我会___________。
五、课堂效果检测:
1、照样子写词语。
金灿灿
各种各样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
的小猪的小牛的小猴
()()()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六、课外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三袋麦子》这个童话故事。
《三袋麦子》教案14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羊、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重点、难点:
1、 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2、 知道小猪、小羊、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并精读1至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趣
三个可爱的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童话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三袋麦子》。
(板书课题,齐读,注意子读轻生。)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充分自由提问)
二、 初读指导
1、 自学课文
(1) 自由轻生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 并理解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烙饼 发霉 虫蛀 麦囤
2、 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词语
一类生字词:
麦子 迫不及待 保存 杂粮 防止 搬到 拜访 仍然 节俭 神秘 收获
二类生字词:
馒头 烙饼 发霉 虫蛀 舔舌头 憨厚 麦囤
熟词:
礼物 黄灿灿 饱满 感谢 可惜 回味 忍不住
夸奖 抚摸 兴奋 聪明
(2)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指点学生读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韵母,边音、鼻音以及一字多音。
(3) 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图示)
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在精读课文时去体会理解。
三、 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以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动物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 精读第一部分
1、 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以外地得到一袋麦子后是怎样做的?他们的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 迫不及待 捧起 慢慢吃 全种
(板书:小猪吃光了 小牛保存 小猴全种下了地)
2、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3、 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再连起来说。
4、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 学生作业
课堂作业
1、 用钢笔描红。
2、 练习朗读课文
回家作业
1、 钢笔习字册第21课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袋麦子》教案15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