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小班教案范文汇编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通过全景图来回顾故事内容,同时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感。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图大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兴趣。
1、这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面和周围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它们会经常串门做客。想知道它们是怎样串门做客的吗?
2、教师出示大图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做出虫虫爬的动作,幼儿自由做。
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
教师:还可以爬到哪?
出示第二幅图,引出第二句内容: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
教师:还愿意飞到哪呢?(幼儿做动作)
三、听音乐:呱、呱、呱,提问:是什么在叫?
引出下面的内容:
青蛙青蛙跳,调到鱼儿家。鱼儿鱼儿游,游到谁的家?
四、幼儿进行猜测,进行续编。
教师出示图片,问:孩子们看,这是什么?那我们的小朋友怎么办?幼儿各说出自己的办法。
小朋友跑啊跑,跑到自己家。
师:这就是我们好看的书,那我们再来看一次。
五、教师再次放图片,请幼儿看图书内容。师:那我们配上节奏来一次。
幼:我喜欢快的,我喜欢慢的。
师:那我们就用拍手打节奏的方法来读儿歌。
六、分组看书,四人一组,幼儿边看图书边读。
教师出示小动物卡片,帮小动物找家。
七、请幼儿边朗诵边用动作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班幼儿在直接行动思维基础上,逐渐演变为主要凭借事物的具在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后,和孩子逐页的'观察和阅读时除了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还有部分细节的观察,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孩子专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活动中猜测的部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了享受美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与孩子之间还形成了温馨、和谐、信任的关系,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阅读的原动力,是让孩子自主阅读的前提,是孩子们快乐阅读的开始。
小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感知太阳镜的基本特征,尝试用线条与等同的图形连接建构表现太阳镜。
2.在观察的基础上,乐意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流。
3.情绪愉快的参与建构活动,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建构几何形状的经验。
物质准备:雪花片、森林场景、毛绒玩具、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师:夏天到了,太阳真刺眼,我们脸上都戴了什么呀?(太阳镜)
带上太阳镜感觉怎么样?(不刺眼、凉快、舒服,有点黑黑的)
小结:夏天到了,带上太阳镜会很舒适,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
2、观察比较,感知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交流探索。
师:太阳镜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镜框,是什么形状的?它们一样大吗?
摸一摸镜腿在什么位置?两根镜腿是什么样的?
看看旁边小朋友的太阳镜跟你的有什么不同?
(2)师幼共同小结,梳理经验。
(点击播放PPT)小结:太阳镜有两个一样大的镜框。
戴在耳朵上的两根镜腿一样长,尾部有点弯。太阳镜的镜片颜色也不同。
3、情境创设,探索方法: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有一副太阳镜啊,我们用雪花片来为它们插一副太阳镜,你想插什么样的太阳镜呢?(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如:“我想插XXX的.太阳镜送给小动物。”)(幻灯片播放)幼儿交流探讨建构太阳镜的方法。
小结建构方法:先建构一样形状大小的镜框并对接起来,在镜框两边向后连接出线条表现镜腿,镜腿的尾部要弯曲。
4、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循环播放PPT)提醒幼儿接插紧作品,拿一片插一片。
鼓励幼儿大胆建构自己喜爱的镜框形状并添加线条表现太阳镜的镜腿。
提供半成品,提醒幼儿插完眼镜后选择相应的镜片放入镜框。
5、作品展示,幼儿欣赏:
请幼儿将建构好的作品送给小动物和客人老师。鼓励幼儿大方地与小动物及老师对话。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插的是什么形状的太阳镜?
你是怎么插的?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真棒,帮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佩戴上了一副太阳镜,小动物们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戴上太阳镜去户外玩一会儿吧。
延伸活动:
在建构区域中,进一步引导幼儿建构不同形状镜框的太阳镜,满足幼儿对太阳镜的好奇与建构兴趣。
小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观察绘本图画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尿床的图形猜出小动物。
2、知道尿床是件正常的事,不要因为尿床了而觉得丢人。
3、知道怎样避免尿床的方法。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正确尿尿的图片
2、尿床的图片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1、2,幼儿观察对比两张图片。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都尿在了哪里?那你们觉得尿在哪里是正确的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两张图片,说出图片的内容,并能正确判断哪种尿尿的方式是正确的。)
师:森林里有许多的动物宝宝们也尿床了,我们来看看都有谁?
二、师幼共同阅读故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小动物的被子上是什么图案的尿啊?(萝卜)
小朋友,猜猜看,这是哪个小动物的被子?(小兔子)
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小兔子尿床了。
(出示小兔子的图片)
师:恩,真的是小兔子尿床了。看,它很不好意思的捂着嘴笑呢。
小朋友们一起来做一做小兔子很不好意思 ……此处隐藏1652个字……桃子)、小蜜蜂、小黄狗放肉骨头风筝、小猫放小鱼风筝、小猴放桃子风筝
2、塑料袋、毛线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物图片,引题
1、提问:
①宝宝们看,(出示图片)谁来了?(小猫)
②小猫怎么叫的?(喵~喵~喵~)
③小猫最爱吃什么?(出示小鱼图片)
④学说:小猫最爱吃小鱼
2、听,(教师模仿小狗叫)汪汪汪
提问:
①谁在叫?(小狗)
②小狗最爱吃什么?(出示肉骨头图片)
③学说:小狗最爱吃肉骨头
3、出示(小猴图片)
提问:
①看,这是谁?(小猴子)
②小猴最爱吃什么?(出示挑子图片)
③学说:小猴最爱吃挑子
(二)根据教师的讲述引导幼儿的想象
1、今天呀,小猫、小狗、小猴一起来到我们幼儿园玩,它们还带上了自己喜欢的风筝,你们猜:
2、提问①小猫带来了什么风筝(幼儿随意说)
好,那我们来看看小猫到底带的是什么风筝。”(出示图片)原来是小鱼风筝呀。”
②学说:小猫放的是小鱼风筝
3、提问①小狗带来了什么风筝(幼儿随意说)
好,那我们来看看小狗到底带的是什么风筝。”(出示图片)原来是肉骨头风筝呀。”
②学说:小狗放的是肉骨头风筝
4、提问①小猴带来了什么风筝(幼儿随意说)
好,那我们来看看小猴到底带的.是什么风筝。”(出示图片)原来是桃子风筝呀。”
②学说:小猴放的是桃子风筝
5、小蜜蜂看到小动物们玩得那么开心,它也来了。
6、提问①小蜜蜂怎么来的?(飞来的)
那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它的本领吧(师幼一起模仿)
(三)讨论
1、小动物们都放着自己喜欢的风筝,那你们想不想去放风筝呢?
2、你们想放什么风筝?
那好吧!今天老师也给小宝宝们准备了风筝,那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出发喽!
(四)放风筝
幼儿每人手中各一份教师制作的塑料袋风筝,让他们体验放风筝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
老师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幼儿能正确辨别沉浮现象,认识“ ↓ ”“ ↑ ”标记。乐于参与科学小实验,培养探索精神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钥匙、弹珠、之类的可以沉的东西。
2.泡沫、乒乓球之类的可以浮的东西。
3.盆子、水。
4.沉、浮标记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材料,介绍材料的名称。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玩好玩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2.幼儿操作并观察物体在水中的现象。
(1)“这些好玩的东西好几天没有洗澡了,我们来帮它们洗洗澡吧!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3.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3.介绍“沉”“浮”概念。
(1)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将幼儿说的`物体放在盆里,一起观察物体的沉浮。
(2)“我们把钥匙、弹珠、之类的东西沉在水底的现象叫“沉”.我们把泡沫、乒乓球之类的东西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叫“浮”。
4.认识“ ↓ ” “ ↑ ”标记。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更好玩的游戏,但是得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照片,看看都有什么?它是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上的?
(2)“沉”我们可以用“ ↓”表示,表示它沉在水里。
“浮”我们可以用“ ↑ ”表示它浮在水面上。
(3)幼儿自己选择照片,把它贴在相应的标记下。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玩这么多,知道了沉和浮,我们把像钥匙、弹珠之类的东西沉在水底的现象叫做“沉”,我们把泡沫、乒乓球之类的东西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叫做“浮”,小朋友们回家找一找、玩一玩看看还有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
小班教案 篇9小班创意活动:
噼啪大放送
活动目标:
1、通过颜料游戏,让孩子体验玩颜料的乐趣,能大胆运用工具进行创作。
2、幼儿体验园庆的快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色颜料捅,抹布,绘画服装。
2、工具若干:刷子、喷壶、针筒、海绵球、纸球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幼儿园真热闹,为什么这么漂亮?
2、我们能为幼儿园做些什么?
3、我们来跳个舞庆祝幼儿园过生日。
二、教师引出烟火,引起幼儿创作烟火的兴趣。
1、过节很热闹,晚上还要放烟火,大,考吧.幼,师,网今天我们来放白天的烟火,好吗?
2、请幼儿讲讲想用什么工具来创作烟花。
3、教师出示海绵球,介绍新工具的新方法,鼓励幼儿尝试。
三、幼儿美术创意。
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鼓励孩子大胆运用,每种工具都试试。
2、幼儿创作,提醒孩子注意卫生。
四、欣赏作品。
1、请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工具,和运用工具创作的作品。
2、教师拉响礼花,让孩子进一步感受热闹气氛。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小班教案 篇10工具与材料:
场景布置:草地、山羊家、小牛家、小鸡头饰、音乐等
重难点:重点:能在与他人交谈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不客气”、“再见”等。
难点:初步尝试在特定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祝福语。
解决:情景创设法、示范引导法
活动过程:
(教师扮演鸡妈妈、小朋友扮演小鸡、两名幼儿分别扮演山羊和小牛)
一、问声好
1、小鸡们在草地上玩耍,互相问好。
2、得知山羊生日,一起为他采青草。
二、过生日
1、到山羊家:问好并尝试说说祝福的话
2、发现小牛没有来,打电话询问。
三、探病友
1、到小牛家:问好并尝试说说祝福的'话
2、互相道别。
活动目标:
1、在情境对话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并能在交谈中注意倾听他人的话。
2、初步尝试运用不同的祝福语,体会同伴间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