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

时间:2025-08-07 00:12:08
有关识字教案范文集合10篇

有关识字教案范文集合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识字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烤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从南到北,美食文化不同烹调方法也不一样。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美食》。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4中国美食)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11道美食图片。

图片中,介绍了哪些美食?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5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烧、肉、炒”,前鼻音“饭”。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菠菜香煎豆腐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翘舌音“煮、蒸、炸、粥”,前鼻音“煎、炖”后鼻音“酱”。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烧烤鸭肉炒饭茄鸡

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跟着老师书空。

“烤”字左右结构,右边是个“考”。

“肉”两个人不一样写法,上面的“人”较舒展,下面的“人”的“捺”变成点。

(2)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3)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比赛摘苹果。(出示课件:苹果上带有生词的苹果树)

会读一个词语,苹果就被摘下一个。

看看谁摘的多?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下节课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9)复习词语: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词串。

4.继续学习《识字4》。(板书:中国美食)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中国美食,如果你想跟多地了解中国美食和烹调方法,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

2.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①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哪些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凉拌、煎、红烧”的烹调方法。)

②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红烧”的烹调方法。

(红烧:中国美食中烹调方法的一种,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并加酱油等作料,焖熟使成黑红色。)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凉拌黄瓜、煎油饼、红烧肉)

(2)第二行:烤鸭、水煮鱼。(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①这两种中国美食又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烤、煮”的烹调方法。)

②说一说,这两种烹调方法的具体做法。(可以借助查字典)

(煮是把主料放于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大火烧开,再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种烹调方法。

烤是把食物原料放在烤炉中利用辐射热使之成熟的一种烹饪方法。烤制的菜肴,由于原料是在干燥的热空气烘烤下成熟的,表面水分蒸发,凝成一层脆皮,原料内部水分不能继续蒸发,因此成菜形状整齐,色泽光滑,外脆里嫩,别有风味。)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比如说“烤全羊”、“水煮花生”等。

(3)第三行: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这两种美食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爆、炖)

了解“爆”、“炖”的烹调方法。

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加热时间极短.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鲜爽.爆法主要用于烹制脆性,韧性原料,如肚子,鸡肫,鸭肫,鸡鸭肉,瘦猪肉,牛羊肉等.常用的爆法主要为:油爆,芜爆,葱爆,酱爆等。

炖和烧相似,所不同的是,炖制菜的汤汁比烧菜的多.炖先用葱,姜炝锅,再冲入汤或水,烧开后下主料,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炖菜的主料要求软烂,一般是咸鲜味。

(4)第四行: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这里有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蒸炸炒)

这三种烹调方法,比较常见,家里人一般用这些方法制作什么家常菜?

(蒸馒头、蒸包子、炸丸子、炒土豆丝)

4.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学生诵读韵文,边诵 ……此处隐藏4627个字……p>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转动字盘读生字,组词。

2.将字填入空格。

哪是红梅花,请你来分( )。

这是红梅花,它有五个( )。

哪是韵母a,请你来分( )。

这是韵母a,圆圆脸蛋拖小( )。

二.读背儿歌

1.齐读后,指名用一问一答试读。

2.男女生分读。

> 3.背儿歌。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

2.指导“蛋”的写法。

3.学生自学另外几个字。

4.描红、仿影。

四.练习

1.用“哪是——?这是——。”的句式进行对话练习。

2.选字填空。

哪那 圆园 袋蛋

(1).小弟弟红通通的'脸()真像大苹果。

(2).林林的口()里装满了小石子。

(3).昨天,妈妈带我到公()里玩了半天。

(4).()()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5).小军送给我的()本书真有意思。

(6).()件衣服好看?

识字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理解教学内容。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按要求会识、会写本课的生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三字经》及有关。

2.师准备生字卡片(带情境的)

3.学生可自备快板等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一)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朋友们,你们感觉自己的家庭幸福吗?(幸福)温暖吗?(温暖)

2.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幸福、温暖的家庭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3.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而且通过你们的介绍我还能感觉到你们都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对吗?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对家里人最好的“爱”的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2》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双向互动,引导识字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学生轻声随教师一起读文,读时注意自己画出生字所发的音。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学,相互交流)

4.全班交流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情境游戏里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读到正确为止。(指导练读的过程中强调“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错、筷、夸”是三拼音)

5.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

(1)每──母──减—减

快──筷──加—加

放──教、改──换—换

(2)自编谜语、儿歌识记法如:

重心靠边戴草帽(懂)

已见反文尾巴短(改)

三、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帮助理解字义。(以“我会读”为例,可在游戏情境中完成)

2.引导学生提出生疏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一想,再说一说。

3.指导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在对待长辈和父母中有哪些好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5.举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最棒,会背的更佳。(朗读交流,相互促进)

四、书写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洗、扫、认、真、父、母”这六个字有什么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母: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2.师在田字格中作细致的指导,书写时看清楚笔画的位置。

3.生进行书写练习,师巡回指导。(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五、实践活动

1.“字──词”大拼图:从课文中选出五个自己喜欢的,要求会认的字各组两个词。最好先把字词都写在剪好的彩色小花上,然后把五组字词摆成一个大的五角星粘贴在一张纸上。

2.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做记录,一个星期后全班交流。

教学设计(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简介《三字经》导入课文学习。

2.新三字经讲了什么内容呢?

二、感悟课文,朗读表演

1.请大家先根据文中的注音试着读一遍课文,然后画出本课的生字及不懂的地方。

2.学生可面向全体提出不懂的地方,也可在小组内提出交流。(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给予鼓励)

3.教师范读课文。

4.教师采用多种形式领读课文。

5.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习读文,做到熟读成诵。

6.全班交流朗读,师生共同纠正字音。(对于本课中的平翘舌音、后鼻音、三拼音等生字做重点强调)

7.采用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师做适当引导。例如:“尊长辈”的`“尊”可用组词“尊重、尊敬”的方法理解;“即改正”的“即”可由老师讲解;“承担”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干、做)。

8.说说课文内容。再用儿歌、快板等形式演出来。

9.谈谈自己在家中的表现或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打算。

三、强化识字,加深记忆

1.学生在小组内将本课的生字用互读、互考、组词、找方法等形式进行交流识记,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闯关的方式让学生认读,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选用找朋友的方式为这些字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4.师生互动,共同交流识记方法。如:

(1)“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

(2)编谜语、儿歌识记法。

(3)“形声”识记法。如“筷”,因为古时候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下面加上快慢的“快”,合起来就念“筷”,筷子的“筷”。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字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要领,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母:笔顺是母。

2.教师在田字格中做细致指导。

3.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

1.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好事。

2.将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父母协助下以儿歌、三字经、顺口溜等形式编出来,一周后全班交流。

编辑短评:A、B案都注重朗读,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培养识字方法,符合集中识字学习的方式,还算扎实。

《有关识字教案范文集合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