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5-10-05 04:30: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总15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总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信的格式。

2、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来学习写信,鼓励幼儿进行大胆讲述。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力、观察力、想象力。

3、在给新年老人写信的过程中体验新年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大信封1个,画纸、彩笔。

2。知识准备:丰富有关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信封引起幼儿兴趣

1、我们可以给新年老人写信,把写的信都装进大信封寄给他。你们想给新年老人写些什么呢?(幼儿讨论)

2、我们可以把你学到的新本领告诉他,也可以讲讲你知道的有趣的事和高兴的事,把这些事画在信上。

3、提出操作要求我们画的时候,要先在左上角画上收信人,再画主要的人和物,最后画背景。画完后要能讲出你想说的事,让新年老人一看就明白。结束时要在纸的右下角画上自己,新年老人才知道信是你写的`。

4、幼儿以画代字写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指导幼儿添画情节。重点指导个别幼儿的绘画,提醒幼儿合理布局。

二、看画读信、装信。

请个别幼儿读信,表扬大胆做画、讲述的幼儿。

和幼儿一起把信装进大信封。

三、延伸活动

在游戏中开设邮电局,幼儿扮演小邮递员,幼儿可按自己的意愿给熟悉的人写信。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感受生活中的美。

2、能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口罩若干、水彩笔、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口罩(看PPT)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他们都戴了什么?

2、这些人为什么要戴口罩呢?

3、你喜欢哪一款呢?为什么?

4、如果是你,你想怎么设计你的口罩呢?

二、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看。

1、老师喜欢小猫咪,所以我要设计一个猫的口罩,这个口罩有两个面,我们只要设计一个面就可以了,另一个面是用来罩住嘴巴的,以老师在口罩上做的红色圆点记号的一端放在最上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设计的。

2、我先画上小猫咪的鼻子,再以这个为中心,画上小猫咪的脸,另一边该怎么画呢?再是嘴巴。小朋友想想看,还缺点什么呢?(小猫咪的胡子)

3、你们看,老师的口罩变漂亮了哦(老师戴上口罩表演猫叫),

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口罩也变漂亮呢?

重点:告知幼儿动物的脸的两边是对称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

1、请小朋友们用对称的方法设计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口罩。

2、画好的小朋友把报纸和彩色笔放在桌子中间,把椅子塞到桌子下面,可以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你画的是什么动物口罩,请爸爸妈妈帮你把口罩戴上。

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

四、口罩秀。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模特歌,请你们戴上漂亮口罩,我们一起来走模特路。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两两组合走模特路,展示自己的口罩。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漂亮口罩送回去我们下次再来走模特路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挂表,培养幼儿剪、涂、固定的动手能力。

2、认识表上数字的意义及认识区分时针和分针。

3、通过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来进行创作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数个、剪刀数把、水彩笔数套、绳子数根、胶带一卷、大挂表一只、图钉一盒、卡纸做的分针时针数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大挂表,请幼儿观察,提问: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一天共有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表上面有1—12的数字,有两个表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时针跑两个数字间一个空格是一个小时,分针跑一周是一个小时。今天我们自己做一个挂表如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纸杯,这是一只废旧的纸杯要丢掉的,为了减少对地球的污染,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可以将它变废为宝,你们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呢?发挥幼儿的想像进行讨论,教师加以引导。现在,我要把纸杯做一只小挂表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你们觉得如何?

2、介绍示范制作过程

(1)用剪刀从杯口向下至杯底随意剪成数条。、

(2)把剪好的条条从杯底向外压成象一盛开的太阳花状,把条条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进行装饰。

(3)用胶带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绳子,用黑水笔在杯底粘绳子的花瓣正下方写上数字12,其余1-11的数字如挂表数字一样填写一周。

(4)将分针时针用图钉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针头用胶泥堵上防止扎伤,就这样一只漂亮的纸杯挂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项

(1)使用剪刀时,不要把剪刀头对准别人或自己,防止扎伤。

(2)把纸杯剪成条条时,尽量剪匀称,以免影响视观效果。

(3)在填写数字12时,先拎起绳子找准正上方。

(4)在固定时针分针时注意保护自己,防止扎伤。

4、分发制作材料,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协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坚持独立完成作品。

三、结束部分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2、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分别挂起来装饰活动室,给孩子以成功感,鼓励孩子在家也做一些变废为宝的作品带给同伴一起分享。

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活动后感

本周进行了美工活动“牙齿切碎机”,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当我向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大嘴怪”时,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纷纷议论“大嘴怪”怎么吃东西。活动开始我引导孩子们对牙齿模型进行认真地观察、并互相讨论,让孩子们知道前面的牙齿是门牙,门牙旁边的是犬牙,犬牙旁边的是 ……此处隐藏10453个字……桥的其他的作品。

教师:画家郑板桥爷爷画的是一片竹林,静静的竹林画得很美,用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竹子的粗细、高底、远近。让我们看了感觉很舒服。

5、教师介绍国画材料以及使用方法。示范如何画竹子和竹叶,注意如何让墨色有深浅变化。

6、鼓励幼儿大胆画己喜欢的竹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条分割以及简单图形或色块对称等方法,装饰蝴蝶的花纹。

2、在欣赏范例的基础上,积累装饰经验,大胆创造花纹。

3、感受左右对称的美。

活动准备:蝴蝶的标本、幼儿用书,勾线笔,油画棒、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标本,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蝴蝶标本,我们一看这些漂亮的蝴蝶身上有什么?

2、你最喜欢哪只蝴蝶身上的花纹?为什么?

3、以前我们学过京剧脸谱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呢?你再仔细看看蝴蝶身上的花纹,你发现了什么了吗?

二、教师示范装饰蝴蝶: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只大大的蝴蝶轮廓线,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你觉得它漂亮吗?为什么?怎样做才能使它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呢?

2、启发幼儿想一想:你想怎样装饰蝴蝶的翅膀呢?

3、教师启发幼儿想出:先用不同的线条分割蝴蝶的翅膀,然后再用简单常见的图案装饰蝴蝶的翅膀。

4、让幼儿讲述,可以用哪些线条、图案进行装饰,然后教师在蝴蝶的翅膀上装饰。

三、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画面上的蝴蝶,进一步了解对称装饰的手法。

四、幼儿绘画装饰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装饰蝴蝶。对个别幼儿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并及时反馈幼儿装饰过程中好的图案,以便其他幼儿进一步拓展思路。

五、随音乐《化蝶》参观幼儿的作品。并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蝴蝶。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4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创编故事结尾。

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3.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像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4一幅。

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讽刺褒贬的)。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

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可根据幼儿回答归纳漫画的部分特点:幽默,夸张;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漫画的特点。

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介绍漫画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讲述参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还在睡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轻手轻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轻手轻脚”?还可以用什么词?

第二幅:他们轻轻地把儿子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儿子睡得可真香,还没有醒。汽车开在马路上,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父亲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别吵醒儿子,指挥交通的警察也让大家保持安静。

师: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出示第四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想像、讲述。

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最“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出示漫画原稿,感受漫画带来的惊喜与幽默。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

讲述参考:父亲把儿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园里、牧场)。太阳出来了,儿子醒来一看吃惊极了:“咦,我是在梦中吗?”他看到了…… 以为在做梦呢。爸爸躲在树后悄悄地笑了。

4.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5.幼儿完整讲述漫画作品。

延伸活动

幼儿尝试用漫画的手法创作故事结尾。

教师:今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像,编出了和画家不一样的故事,非常了不起!我们也来做个小画家,把你们编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给每个幼儿一张缺少背景的作业纸,幼儿创作漫画结尾。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5

活动目标:

1、用揉、搓、团、捏等技能制作馒头。

2、借助辅助食品装饰馒头。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洗净双手,做好桌面、器具等消毒工具。

2、揉好的、放过酵母的面团若干。没有放过酵母的面团一个(教师用)。

3、酵母粉少许。

4、辅助食品(葡萄干、香肠、青梅、红枣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花色面包。

1、这些面包与一般的`面包有什么不一样?

2、动物脸形的面包添加了哪些食品?分别代表什么?

二、讨论制作材料和卫生要求。

1、制作面包需要使用哪些材料?

2、面包和馒头都是食品,制作中应注意哪些卫生?

制作花色馒头。

1、幼儿分组用揉、搓、团、捏等技能制作不同造型的馒头,并进行装饰。

2、记住自己的馒头(或做上标记)后,连同教师没有酵母的馒头放入蒸架蒸熟。

三、赏馒头,尝馒头。

1、辨认“自己的作品”(注意不要让幼儿烫着),陆续将其他馒头全部蒸熟。

2、馒头在蒸熟前和蒸熟后有什么变化?

3、为什么你们做的馒头又白又胖,而老师做的馒头又黑又小呢?

4、原来你们制作的面团加入了一种神奇的东西,它的名字叫酵母。

5、比较哪一种好吃,理解又松又软和又黑又硬。

活动反思:

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活动中,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提供物质材料和技能支持。幼儿不仅仅是看,而是亲身体验。并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总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