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精华)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1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每天洗脸的重要性,养成洗脸的好习惯;
2、知道洗脸的步骤,了解怎么样洗得更干净,尤其是一些难洗的部位。
二、活动准备
娃娃一个、小毛巾每人一条、图片(洗脸的宝宝)、自编儿歌《宝宝爱洗脸》
三、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活动
1、“呜呜~~~,听,谁在哭啊?原来是娃娃!我们去看看娃娃为什么哭?”
2、一起问:“娃娃,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
3、“原来娃娃在外面玩,把小脸弄脏了,娃娃可爱漂亮了,你们说怎么办啊?”
引出应该洗干净。
(二)引发讨论
你每天洗脸吗?谁帮你洗的?你自己洗的,那你是怎么洗的'?(幼儿讨论,讲述)谁来洗洗?(个别幼儿演示)
说一说,刚才xx是怎么洗的?你会吗?大家一起来洗洗你的小脸。
(三)进一步置疑
1、娃娃怎么还在哭啊?听听怎么了?引出进一步讨论。
“看看有没有帮她洗干净啊?难洗的部位应该怎么洗?”
2、出示图片(对于难洗的部位进行放大,比如眼窝、耳窝、耳根、鼻翼)
3、幼儿再次尝试,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教师正确示范,幼儿模仿。
(四)我们大家来洗脸
一边播放儿歌,一边和孩子们一起洗脸。
(五)说一说
怎么样让我们的小脸每天都白白的,香香的?(每天洗脸)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2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这一课,幼儿知道感冒后身体会不舒服。
2、了解基本的预防感冒小知识,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培养幼儿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预防感冒的图片、开窗通风、勤洗手洗脸、锻炼身体、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1、感冒的感受。
出示感冒图片,让幼儿观察图中的人怎么了?
2、说说感冒的感受。
你得过感冒吗?感冒的时候什么感觉?哪里会不舒服?
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后回答。
小结:我们平时感冒有发烧、流鼻涕、咳嗽、鼻塞等基本症状,严重的时候,小朋友不能上幼儿园。
3、人为什么会感冒。
我们的小朋友都有过感冒的经历,那我们为什么会感冒呢?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小结:小朋友们说的很对,如果我们在平时不讲卫生,不爱吃饭,天气变化时不注意增减衣服都很容易感冒。
过度:接下来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叫《小猪嘟嘟》,请小朋友认真听,听完后告诉老师。
小猪嘟嘟为什么感冒了?(小猪嘟嘟他不讲卫生,不爱活动,爱到人多的'地方去,所以感冒了。)
过渡:我们刚才说感冒很不舒服,那在平时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感冒呢?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讨论完举手告诉老师。
4、预防感冒小常识。
那我们怎么来保护自己,不让自己被别人传染上感冒呢?(幼儿自己说)老师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预防感冒的方法。
出示图片,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饭前便后要洗手。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根据冷热适度增减衣物。
师:为了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在平时要多运动,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做运动?(想)
律动《小手拍拍》。
5、播放《健康歌》随歌曲做动作,体验健康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3一、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了解会爬行的动物,尝试动物动态特征的表现,画面组织饱满。
2、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以及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动物的外形和色彩特征,大胆创造。
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进行表现,画面组织饱满,创作出有情趣的美术作品。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蚂蚁、毛毛虫、蜗牛等各种爬行动物的粘贴。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些神秘的小客人,你猜猜都有谁?”“原来是勤劳的小蚂蚁、漂亮的蜗牛、胖乎乎的毛毛虫和慢吞吞的乌龟,还有威武的螃蟹!”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知识的延伸
1、你知道什么是爬行动物吗?
2、大自然中有许多爬行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爬行的动物吗?谁愿意将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教师总结:“在本课里所说的爬行动物是泛指所有具备爬行能力的动物。”
2、游戏
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说:“呀!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老师实在是分不清哪些是爬行动物,你们能帮我分一分么?”让大家齐声回答。
3、观察特点
我出示一只小蚂蚁,以蚂蚁为例,让学生们相互讨论说一说汇报一下小蚂蚁的外形、颜色、花纹的特点。根据学生概括小蚂蚁的特点我进行示范,概括画出小蚂蚁身体的形状。然后再看书或者带来的图片,说一说你所感兴趣的小动物的外形、颜色、花纹的特点。
4、模仿爬行动物
首先,播放一个视频。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看,“你在影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呢?是怎样爬行的呢?”其次,准备了学生们刚刚观察过的几种爬行动物的粘贴,请愿意表演的'学生戴上粘贴进行模仿。并在这时我会说:“这些动物这么可爱,做着各种事情,多奇妙啊!我们能伤害它们吗?”
5、画动态、谈想象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画的小蚂蚁,它待不住了,也要迈开腿活动一下,谁来帮帮它?你们猜猜这个小家伙,它要去哪儿?去干什么?请大家互相讨论一下,说一说。”其次,观看一段视频。加深感受,我会适时点播:“在动画片中的小蚂蚁被赋予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在我们的绘画中如果加入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把你自己变成了小动物,那么它们的故事会更加吸引人。”
6、赏作品,学方法,敢实践
出示花甲虫的实物图片,请同学们看,实物和绘画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 ……此处隐藏11255个字……方法跳过小河。(请一位幼儿来示范)教师问:“跳的时候注意什么?”
3.幼儿分成四组接力跳。(教师用双手扶的方法帮助胆小的孩子)
4.教师问:“有没有碰到困难?”
5.教师提出观察到的一些问题:(1)跳的时候站在拼板的哪里?(2)从头跳到尾。
6.再玩一次。
幼儿活动2——
幼儿按自己的颜色将版拼成长条形。
幼儿说说拼好的长条形像什么
老师告诉幼儿这是三条彩色的路
请一幼儿用学过的方法进行示范跳。
幼儿以小组进行接力跳。幼儿再玩一次。
设计意图2——
组合拼板,练习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身行进跳,并敢于跳过高30厘米的拼板,体现了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针对幼儿的不同水平,活动中老师要适时地帮助与指导,使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当幼儿遇到困难、胆怯时,老师会鼓励他,帮助他让幼儿感到温暖。
教师活动3——
(三)在竖摆的拼板前方,出示竖摆的围成方形的拼板,练习原地纵跳动作。
1.这是什么?(筐)
2.怎么玩?请谁来挑战。(请一幼儿示范,教师在一旁用动作语言提示:双脚并拢侧身行进跳过小河,再原地纵跳进小筐跳出小筐,然后跑回起点与第二位幼儿交接)
3.幼儿分组尝试新玩法。
4.评奖:勇敢奖、神气奖、精神奖、坚持奖。
幼儿活动3——
老师出示竖摆的围成方形的拼板,让幼儿说说是什么,怎么玩。
请一幼儿示范。教师提示。
幼儿分组尝试新玩法。
幼儿进行评奖
设计意图3——
直线形变为方形再变为立体的方形,由平面逐渐发展到立体,将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动作难度、心理挑战性等都寓于游戏之中,让幼儿期待着又一次新的玩法,对活动充满着无尽的乐趣。对幼儿挑战更有自信心。
教师活动4——
(四)结束部分的休息、放松操和小游戏。
1.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放松操。(抖抖手、敲敲腿、弯弯腰、挥挥手、耸耸肩等)
2.请幼儿坐在自己的拼板上。
3.教师将竖摆的拼板站起来,问:“小筐竖起来变成什么?”(车轮)请一位幼儿站在车轮中间滚,再请两位滚。有四个车轮分别请两位幼儿滚。最后教师出示一个超大的车轮,请剩下的幼儿一起乘上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回教室。
幼儿活动4——
幼儿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颜色座在相应颜色的拼板上。
让幼儿说说小筐竖起来变成了什么。
请一幼儿玩站在车轮中间滚,
幼儿玩超大的车轮,玩乘车游戏,然后回活动室。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15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眼睛是我们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非常重要。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看书、画画、看电视等一些姿势的不正确,严重影响了眼睛的健康。为了让幼儿能了解眼睛,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保护眼睛的意识和方法,我设计了“眼睛的秘密”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称。
2、创编“眼保健操”,体验大胆表达的成功感。
3、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掌握更多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
三、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小镜子。
2、眼睛的结构图,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图片,挂图《眼睛生病了》。
3、每人一副自制的太阳镜。上面贴满胶带:幼儿自制的小老鼠指偶人手一个。
4、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四、活动过程
(一)黑暗体验,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幼儿戴上自制的眼镜,体验看不见东西时的感受。认识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初步了解眼睛的.功能
1、谈谈眼睛被蒙住的感受。
师:在捉迷藏的时候,眼睛被蒙住你有什么感受?
2、师: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哪些东西?(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
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真了不起,能让我们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可是你们了解自己的眼睛吗?
(三)了解眼睛各部分的名称
1、先让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眼睛里面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最中间的小黑点是什么?
2、出示眼睛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结:眼睫毛对眼睛有保护作用,能遮住眼睛不被强光照射,也可防止尘土落入眼内。眼睛里面像黑葡萄的是眼珠,眼珠最中间的小黑点叫瞳孔。
(四)讨论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1、师:认识了眼睛,知道了眼睛的用处,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来保护眼睛,应该怎样保护呢?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近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用脏手帕擦眼睛,用脏手揉眼睛,看书或看电视时间太长、坐姿不端正等。)
4、讨论:日常生活中_我们应怎样保护眼睛?
(1)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画画、写字时要注意与桌子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平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和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2)出示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图片,如胡萝卜、虾、大豆、猪肝、鸡蛋、牛奶、水果、肉类等,引导幼儿每样菜都要吃,食品应多样化,荤素合理搭配,这样对我们的眼睛、身体有好处。
(五)创编“眼保健操”
1、教师请幼儿取出小老鼠指偶,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黑猫警长,将指偶呈现在眼前,眼珠随着小老鼠上、下、左、右移动,不让老鼠逃跑。这一过程,轻松达到让幼儿手眼一致、活动眼球的目的。
2、教师鼓励幼儿随音乐节拍设计、创编运动眼球、放松眼睛的方法。
3、幼儿分组设计、创编眼保健操。
4、用图示方法记录“眼保健操”。教师及时给予支持、引导、帮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最后,展示幼儿的记录。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眼睛的秘密。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从现在起,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好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六、活动延伸
1、将眼保健操作为一日活动中的常规活动。
2、幼儿将“眼保健操”设计图带回家,提醒自己和家长不忘保护视力。
3、进一步开展有关如何保护眼睛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