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教案【精】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演示;板书辅助教学;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照片(自拍)及实物展示品;音乐素材若干等。
(五)教学设计过程
1.导入:
(1)师: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生答:面具)
(2)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么?(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以兴趣做先导,运用提问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师:再来看一些面具,能看出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赏中,同学们发现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
3.面具的造型(板书)
(1)师:戴着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你愿不愿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面具呢?(这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要作面具首先要了解人物特征:设计典型的面具形象。)
(2)欣赏影片《马兰花》(看完后,同学们分组讨论剧中人物,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更适合这个人物,比如说小兰,美丽善良,造型上是圆形的?尖形的?还是方形的?)
设计意图:了解剧情,让同学们脑海有很多的人物造型。
3.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板书)
(1)设计造型
引发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选择材料
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作。
(3)设计色彩
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面具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让我们测试,看看你对色彩与人物的特点把握如何!
(4)动手制作
制作方法:选、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等很多的手段。
制作过程:①确定主题;②画出草图;③选材制作;④加工装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面具,体现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4.体验、展示、交流
(1)每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本组节目
(2)师: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或者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节目的表演活动,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面具表演带来的乐趣。从活动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5.课堂小结
(1)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
(2)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
(3)欢歌劲舞、交流情感。
(六)教学评价: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正确的引导。
美术教案 篇2主题名称 新年乐课题名称我做的拖鞋真漂亮
活动目标
1、在掌握左右对称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装饰鞋子。
2、学习用剪、编、穿孔、打结、粘贴、绘画等多种方式设计鞋面,并能将鞋面与鞋底合理的组合成拖鞋。
3、乐意参与制作活动,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PPt(各式拖鞋)或各式实物拖鞋。
2、每组一双制作好的款式不同的范例拖鞋及相应的制作过程图。
3、幼儿制作鞋子的卡纸、彩纸、皱纹纸、剪刀以及小装饰品、双面胶、针线等。
4、幼儿已有左右对称和分清左右手的经验。
活动流程
1、引导幼儿观看PPt或实物拖鞋,欣赏各种款式的鞋子。
(1)师:前几天,小鼹鼠开了一家鞋店,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PPt上演示各种各样的拖鞋)
小结:鞋子的款式是很多的,有的鞋面上有花儿、有的有孔、有的鞋底是木头的、有的细条形、有的编织成小辫子、有的鞋面是布做成的……
(2)拖鞋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观察PPt上的一双鞋或实物)两只拖鞋是一样的吗?一样在什么地方?
小结:一双拖鞋的花纹、大小、图案、颜色都是一样的,两只鞋子是对称的。
2、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拖鞋的制作过程。
(1)师:今天小鼹鼠请你们帮忙做拖鞋,你先观察一下桌子上做拖鞋的过程图,告诉小朋友你觉得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怎样把鞋面装在鞋底上,正好能把脚穿进去呢?
小结:先把脚踩在卡纸上,描画出鞋底,用剪刀剪下,剪时要稍微大一点,然后把鞋面放在脚面上试一试,然后再剪出鞋面的长短,长在鞋底上,这样脚就能穿进去了。
3、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准备设计一双什么款式的'鞋子。我的创新
(1)师:你准备设计一双什么款式的鞋子?(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
(2)提要求: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你们在动手之前先想想用什么花纹,哪些颜色,要注意对称,遇到困难可以互相帮助。
4、 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粘、缝制)将鞋面装在鞋底上。
5、欣赏评价幼儿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1)自我评价:你觉得你做的鞋子哪里最漂亮?
(2)相互评价:
师:选一双你喜欢的拖鞋穿一穿,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
6、活动延伸:今天我们的拖鞋做得很 ……此处隐藏4136个字……>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
布置预习:
1、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3-4分钟)
1、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7-8分钟)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1、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
2、屏幕显示图片: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
3、屏幕显示图片:隋展子虔《游春图》
——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4、屏幕显示图片五代董源《潇湘图》(水墨代表作)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代表作)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5、屏幕显示图片:明戴进《风雨归舟图》清石涛《淮扬洁秋图》
——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6、欣赏小结:归纳板书
1-魏晋时期萌芽
2-隋代时期独立
3-唐宋时期高峰
4-元明清时期主流
(三)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10-15分钟)
1、通过设疑讨论解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刚才的浏览欣赏相信同学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从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你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
2、电脑平台显示图片: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元代倪赞《六君子图》。
3、抢答题:小组讨论抢答
(1)这三幅画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2)这三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提示意境概念)
(3)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4、重点欣赏小结:江苏省震泽中学钟立胜
刚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细的观察画面,而且还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这段时期的山水画确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你看从北宋的无我之境到南宋的诗画结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义深远。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欣赏我们家乡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富
春山居图局部
(四)小组比赛(10-15分钟)
1、展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提示要点。
2、小组成员根据提示共同欣赏讨论,小组长执笔记录,教师巡堂组织并指导。
教师总评
(五)课后总结与反馈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学设计
四、教学目标的确立:
1、背景:丰富学生的阅历,积淀专业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2、要点:①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3、教学重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五、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用多媒体展示乐山大佛的图片,提问
1、你知道雕塑的名字吗?说说有关信息。
2、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3、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一)雕塑的涵义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二)雕塑的种类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三)想一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教师板书: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
美术教案 篇10活动目标:观察菊花的颜色的和姿态,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菊花。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认识菊花的经验,知道菊花的大体形状。
物质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纸张
活动过程
1、出示菊花ppt,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交流菊花的特征。
①引导幼儿从花、茎、叶几部分观察菊花的特征
提问:花朵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菊花和其他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的地方?
(如:花朵的颜色有很多种,花开在顶端,叶子边缘有锯齿,花有黄、白、紫
等颜色。形状多样:有的花象个球,有的花瓣象一条条萝卜丝,有的象妈妈的
卷头发,有大有小,有直有弯,有宽有窄。)
小结:菊花有不一样的品种,每个品种的形状颜色是不一样的`。
2、示范作画,激发作画的兴趣,引导幼儿构图。
教师边示范作画边引导幼儿构思菊花的画法:圆圆的是花蕊,长长的椭圆形是
花瓣,围着花蕊长满花瓣。
花下面还有什么?(茎)用咖啡色画茎。(还有叶子)用深绿色或浅绿色画叶子小结:菊花颜色有很多种,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菊花的花瓣很多,有的
是细长的,有的是重叠的。可以画一画形状不一样的菊花。
3、幼儿自主作画,对个别幼儿加以指导,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①引导幼儿有顺序地画:花蕊——花瓣——花茎——叶子
②在写生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用色,重点是画出菊花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