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10-10 15:15:15
小班教案【合集10篇】

小班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初步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

教师: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我爱我的身体,请你们说说我们的.身体都有哪些用处,都会做些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身体的用处。

二、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图画和一个小故事,请你们用小眼睛仔细看一看,用小耳朵仔细的听一听。

2、教师出示挂图,边讲述故事边提问,鼓励幼儿注意倾听。

3、教师提问:开学了,猴宝宝要上幼儿园了,小动物们都是怎么上幼儿园的?那猴宝宝又是怎么去的呢?小兔、小狗看见了,说了些什么?猴宝宝表情怎么样?他又说了什么?妈妈领着猴宝宝买香蕉,现在的猴宝宝会怎么做呢?爸爸领着猴宝宝看姥姥,猴宝宝又会怎么做呢?现在猴宝宝怎样上幼儿园的呢?

三、完整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都一起听了一遍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讲一遍故事吧!

2、教师边提问,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幼儿自己讲述出故事内容。

猴宝宝开始上怎么去上幼儿园的,小动物怎么说宝宝的?

猴宝宝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心里有什么感觉,怎么说的?

后来爸爸妈妈外出猴宝宝怎么做了,上幼儿园怎么去的?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并迁移经验,进一步增强独立意识。

1、教师:小朋友,你们是怎么样上幼儿园的呢?你们除了会自己走路上幼儿园,还能做什么事情呢?

引导幼儿知道还会刷牙、洗脸、吃饭、穿鞋等。

2、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边说说自己会做的事情边做动作,其他幼儿可以跟着学。

教师及时鼓励或表扬回答完整和动作做得好的幼儿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泡泡在阳光下呈现的多种色彩。

2、尝试用彩笔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大胆讲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肥皂水、吸管、蜡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1、游戏:吹泡泡

小朋友,我们来玩个吹泡泡的游戏,好吗?

吹泡泡,吹泡泡,吹出许多小泡泡,变呀变呀,变成了一个大泡泡,左转转,右转转,啪!泡泡爆炸啦!

提问:泡泡是什么样的? 泡泡有颜色吗?(什么颜色?)

2、观察记录: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肥皂水和吸管,请小朋友在太阳下吹泡泡,然后仔细看看,泡泡有没有颜色?是什么颜色的?然后用蜡笔在纸上做记录。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小结: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是有颜色的,有点绿、有点红……用一个好听的词叫“五颜六色”,非常美丽。

3、延伸活动:

瞧!我的红泡泡、绿泡泡……飞到了小路上,变成了彩色的.石子,漂亮吗?小朋友和我一起来铺小路好吗?(用放有颜料的肥皂水吹泡泡作画。)

活动反思:

玩泡泡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活动,他们经常吹,喜欢吹。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区域活动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游戏模式,游戏改为人为创设自然情景,孩子自主选择游戏。同时使游戏成为孩子学习和探索的主题,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充分自主活动。而教师通过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制订计划,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影响孩子的行为,激发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从而达到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小班孩子刚从家庭进入孩子园,活动区可设玩具区(孩子从家中带入园的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这样可以使孩子感到亲切适宜,从而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图书区图书数量要多,这样不容易让孩子争抢等;根据这一系列特点本班设了4个区域。

1、美工区

目标:

在动手涂鸦并使用双面胶、撕纸、粘贴活动中,在摆弄皱纹纸、蜡光纸、卡纸等多种材料过程中,小肌肉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促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材料:

皱纹纸、卡纸、蜡光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白纸等。

指导要点:

帮助孩子正确使用剪刀来进行简单的剪纸、粘贴等手工活动。

重点:

在粘贴时注意卫生,运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2、图书区

目标:

1、色彩缤纷的画面,主动有趣的情节,使孩子对图书产生兴趣,并喜欢阅读。

2、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页一页地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材料:

两张小小的桌子,凳子,图书若干。

指导要点:

1、指导孩子如何取放图书。

2、如何一页页地翻。

3、在图书区要保持安静。

3、玩具区

目标:

1、知道各种玩具的玩法,对电动玩具有探索欲望。

2、同伴之间学会相互谦让,能合作玩玩具。

材料:

各种毛绒玩具、电动玩具等。

指导要点:

学会分享自己的玩具。

4、生活模仿区

目标:

1、学习模仿日常生活中刷牙、洗脸、折衣服等。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材料:

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牙刷、手巾、梳子等)、供折叠的小衣服、裤子。

指导要点:

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点和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在巩固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 ……此处隐藏4996个字……儿猜想:太阳上的洞、西瓜上的洞……)

(P3)师:苹果上面黑黑的,有一个洞,谁会从洞洞里钻出来呢?这儿有一个神奇的魔术镜,谁来找一找?“是啊,黑黑的,有一个洞,毛毛虫钻出来啦!”

白板运甩用神奇魔术镜将隐藏的毛毛虫找出来。

运用手指体验“钻”的动作。

师:毛毛虫怎么钻的呢,把你的毛毛虫变出来,钻一钻(带领幼儿伸出手指变毛毛虫钻一钻,边做动作边说:“黑黑的,有个洞,毛毛虫钻出来啦!”)

评析:洞洞是那么神秘,孩子们的猜想踊跃大胆、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巧妙利用白板的“魔术镜”,洞洞里的毛毛虫仿佛在与孩子们捉迷藏,孩子们急切地寻找、等待,深深被带人游戏情节。用手指体验“钻”的环节,简单易行,让正处于兴奋的孩子身体动一动,玩一玩,变一变。

②分别出示蚂蚁、螃蟹洞,会运用短语进行交流。

(P4)师:黑黑的,有一个洞。谁会从洞里走出来呢?(幼儿猜想)

(P5)(拖出小蚂蚁并复制)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喊:“小蚂蚁,快走出来吧!”

白板运用:放大、复制功能复制出许多蚂蚁。

师:看!(P6:幕布拉开)一个洞,两个洞,三个洞,哇,那么多的洞啊!在我们家乡的大海边有许多这样的洞洞,你们去过海边吗?有没有发现这些洞洞,洞洞里藏着谁呢?(幼儿:虾、泥螺、蟹等)

(P7)师:听!什么声音?(音效:螃蟹爬的声音)是谁呢?“小螃蟹横着爬出来啦!”小螃蟹是怎么爬的?(横着爬)

师:我们小朋友也来学小螃蟹横着爬一爬吧!(幼儿跟着音乐跳螃蟹舞)

白板运用:拉幕显示许多洞洞;点击显现动画的螃蟹;音效运用。

评析:蚂蚁、螃蟹陆续登场,可爱的小动物形象让孩子熟悉而又亲切。白板的放大、复制功能在这里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孩子们睁大眼睛,期待着“小蚂蚁快快走出来”。教师引导孩子从记忆中寻找我们如东家乡海边的印象,孩子们“有的话说”,贴近生活的话题从不会让人觉得词穷。

③完整讲述三幅图。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谁的洞洞?还记得吗?(P8:苹果洞、蚂蚁洞、螃蟹洞在一张图上)我们用响亮的声音把它喊出来!(教师说前半句,幼儿接下半句时点出相应的动物)

白板运用:点击显示隐藏的图片。

评析:及时的、完整讲述,教师通过集体共读的形式,孩子们在看看、说说中体会洞的神奇,他们的表达急切而又主动,白板的隐藏功能极大地调动了孩子表达的兴趣,他们尝试用合适的动词喊小动物出来,使活动达到一个小高潮。

(2)找一找、玩一玩,学会运用“溜、跳”等动词。

①(P9~13:山洞、树洞、井)师:这些是哪里的洞?黑黑的洞里又藏着谁呢?(小朋友猜一猜、说一说)

白板运用:播放图片、点击显示隐藏图片。

②在游戏中寻找动物,说一说,演一演。

(情景道具:泥洞)师:谁会从这个黑黑的小小的洞里溜出来呢?瞧!是小老鼠溜出来了!它是怎么溜出来的?(师生交换表演,学说短语:小老鼠,快溜出来吧!)

白板运用:点击显示隐藏图片。

评析:表演的加入极大地满足了孩子表现、模仿的欲望,他们在愉快的身体动作中感受动词的奇妙,体味洞洞里蕴含的无限神奇。

(3)找一找,变一变,用身体动作变出各种洞洞。

师;除了这些洞洞,你身上有洞吗?(幼儿:鼻子上有洞、肚子上有洞叫肚脐眼儿、耳朵有洞……)

师:能不能用手变一个洞洞?你会让谁进来呢,快喊一喊!

师:用身体可不可以变成一个大洞洞?这么大的洞洞想让谁进来?

(孩子变出各种洞洞,师幼运用短语互动游戏,如:小兔子,快跳出来吧!小蝴蝶,快飞出来吧!……)

评析:迁移到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从找寻自己身体的洞洞人手,感受神奇的洞洞无处不在,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事物。找寻、表达、动作、游戏……孩子们神奇的'感受洞洞之旅仍未结束。

3.选择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师:洞洞好玩吗?这么好玩的洞洞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黑黑的,有一个洞》,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P14)老师点到哪个洞洞,我们就说哪个,好不好?(幼儿看图讲故事)

白板运用:点击显示隐藏图片。评析:巧用白板,选择图片,讲述故事,原来,故事讲述也可以这样有趣,像做游戏一样,不知不觉,《黑黑的,有一个洞》这个故事,我们完整地讲述了一遍。

4.迁移经验,引出生活中有趣的洞洞

(P15)师:咦!黑黑的,怎么还有一个洞?这么漂亮的洞会是谁藏在里面呢?(看视频)拱啊拱啊,是谁呀?看!原来是我们宝宝躲在被子洞里和妈妈做游戏哪!

5.寻找图书,结束活动

(1)师:今天小朋友讲的这个有趣故事藏在一本书里,这本书在哪儿呢?——在黑黑的,有一个洞里。(P16)

白板运用:点击渐显图片。

(2)根据图示开着火车去大型玩具的洞洞里寻找图书。

评析:活动的结束依然那么充满游戏情节,图书居然藏在大型玩具的洞洞里,这也太奇妙了。教师的巧妙设计,让孩子的“洞洞”之旅结束得高潮跌起,戛然而止,意犹未尽。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充满快乐和神奇的活动,故事里神秘的洞洞通过白板功能的演示让孩子充满了好奇,对答案的揭示满含期待。游戏的情节贯穿始终,整个活动以“洞洞里藏着谁呢”为主线,让孩子在猜猜、说说、变变、玩玩中理解故事,并运用动词学说简单的短语。整个活动,孩子兴致始终被可爱的洞洞所吸引,被老师设计的游戏情节所吸引,他们快乐的体验了一次美好的“洞洞之旅”。

活动目标:

1、感受图画书中小兔连衣裙花样的变化,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2、会说句子“连衣裙变成**花样了。”

3、喜欢阅读,能感受图书有趣的画面。

活动准备:

1、《我的连衣裙》PPT

2、投影仪;白纸做成的连衣裙人手一件。

活动过程:

1、 出示绘本封面,导入活动。

师:(演示ppt)“我的连衣裙”,这上面有谁?小兔子在干什么?

2、 演示PPT,分段讲述故事。

l 边看画面,边讲述故事第一段:一块雪白的布,飘啊飘啊……小鸟来吃草籽。

师:小鸟来吃草籽,连衣裙会变成什么花样呢?(请幼儿猜一猜)

学说:“连衣裙变成了小鸟花样了”。

l 回忆第一段故事内容,巩固对话。

师:小兔子的连衣裙变成了哪些花样?

l 幼儿回答,老师演示PPT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练习说短句:连衣裙变成**花样了。

l 讲述故事第二段。

3、完整看绘本讲述故事(配乐)。

4、游戏:我的连衣裙

l 师:你们想做小兔子,穿上这条好玩的连衣裙吗?

帮助幼儿穿上白色纸制连衣裙,利用投影的灯光,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图案说一说连衣裙的花样。

《小班教案【合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