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10-10 19:33:18
小班教案[精选4篇]

小班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来自由表现各种水草、大石头的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在音乐活动中探索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熟悉小鱼游音乐;小鱼、鲨鱼的头饰。布置一个海底场景。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听小鱼游音乐进场。幼儿各自创编鱼游的动作,老师帮助幼儿整理脚下的碎步动作。

2、新教音乐游戏《小鱼和大鲨鱼》

放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让幼儿分辨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思考:大鲨鱼来时,小鱼该怎样做才能不被大鲨鱼发现?

引导幼儿创编各种水草和大石头不动或蹲下的姿态。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即小鱼在水中游水、吐泡泡,当听到大鲨鱼来到时,立即模仿水草或大石头的姿态隐藏起来。

3、幼儿玩音乐游戏根据游戏的情况作一下小结。

幼儿熟悉音乐和游戏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和老师扮演大鲨鱼。

小班教案 篇2

小班音乐活动:钻泥巴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能用动作表现种子“钻”出泥土的样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种植种子,观察其发芽过程。

2.《小豆豆发芽了》教师教学资源,《钻泥巴》。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豆子。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什么?(是豆子)你们知道小豆子是怎样发芽的吗?

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豆芽,小朋友们来看一下,你看到的小豆芽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小豆芽的样子。

2.了解豆子发芽的`过程。

师:小朋友老师带了一段有关小豆芽的生长全过程的视频,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小豆芽是怎样发芽的。

教师播放课件《小豆豆发芽了》。

3.学唱儿歌,并初步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儿歌。

师:小朋友,小豆芽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泥土里钻出来的)谁能来学一学小豆芽钻出泥土的样子?(个别幼儿模仿一下)小朋友们学得真像,都能把小豆豆发芽的过程表现出来,那今天老师也把小豆豆从泥土钻出来的过程编成了一首儿歌,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儿歌《钻泥巴》。

4.组织幼儿学习儿歌《钻泥巴》。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图文并茂表现儿歌《钻泥巴》,便于幼儿学习。(3遍)

(3)引导幼儿加上手的动作学说儿歌。

“小豆豆,种地下”。(十指交叉握拳。)

“发了芽,钻泥巴”。(双手合掌。)

“钻一下,”(双手合掌往上钻。)

“动一下。”(双手合掌左右扭动。)

“钻呀钻呀钻得快,”(双手合掌左右扭动)

“钻出两片小叶叶。”(双手打开变成两片小叶叶)

5.引导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种子发芽的经过。

6.请幼儿分组扮演小豆芽,边念儿歌边用身体随音乐做有趣的动作,表现豆芽“钻”出泥土的动作。

延伸:

师: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到外面去种豆豆好吗?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圆、三角形、正方形。

2、知道这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1.地上画圆、三角形、正方形,每种图形都有4种不同的尺寸,分别标1—4个点,图形标上几个点,图形内就可以站几个人。

2.作业卡。

活动过程

一、图形游戏

1、幼儿分成3组,每组分别站进圆、正方形、三角形内。

2、音乐响起,游戏开始,幼儿在场内自由活动。

3、音乐停止,幼儿迅速站进自己的图形里,动作又快又准确的组为优胜组。

4、各组互相轮换,再做三次,使每人都有机会站到不同的图形里。

二、幼儿做练习

1、将图形分类计数,并将数量用圆点表示出来。

2、将图形分类计数,并比较多少,找出最多和最少的.图形,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3、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用所给图形拼成适当的图案。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蛋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他们经常吃蛋,也对蛋有着浓厚的兴趣,圆滑滑的蛋惹人喜爱,会滚、会转、圆圆的蛋还能孵出小鸡,小鸡是小朋友都喜欢的小动物,而小鸡又是怎么来,从哪里出来的,小朋友都觉得很奇怪,更从来没见过小鸡出壳的样子,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是一首节奏非常轻快,又富有童趣的曲子,小朋友非常喜欢,利用敲门的'情景引出课题,通过演唱这首歌曲,感受歌曲欢乐、好奇的情感,并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

教学目标:

1、用好奇、欢快的情绪学唱歌曲。

2、尝试用各种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欢乐和好奇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

教学准备:音乐。小鸡出壳的图谱。小鸡头饰若干。

活 动 过

一、学习歌曲

1、“笃、笃、笃叽叽 叽叽 叽叽。”,咦!谁在敲门呢?(教师做倾听状)幼儿回答:小鸡。教师:小鸡要出来了,小小蛋儿把门开了!教师边出示鸡蛋教具,边演示出来的样子。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轻轻跟唱。

3、引导幼儿讨论: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心情怎样啊?

4、教师弹琴,以欢快的情绪唱歌曲一遍。

5、出示图片,请幼儿看着图片说一说老师歌里唱了什么?听着旋律,按节奏说歌词,

6、学唱歌曲。

二、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鸡的动作

1、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

2、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尝试创编动作。

3、教师和幼儿听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三、复习歌曲《三只鸡》

1、幼儿集体歌曲一遍。

2、幼儿分成小鸡、母鸡、公鸡三组表演唱一遍。

四、学小鸡走路出活动室。

程设计意图

通过情景引出课题。开始部分小鸡的叫声叽叽 叽叽 叽叽。,是为后面学唱歌曲做铺垫。

通过图谱,让幼儿能对歌词有一个形象的记忆,并更好地掌握歌曲,从而能表现出快乐、好奇的情绪。

让幼儿尝试根据歌词编动作,增加歌曲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小班教案[精选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