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10-30 02:21:09
大班科学教案(集合10篇)

大班科学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题目

哪种布擦瓷砖最干净?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感知不同质地布料对污渍的吸附力的不同,找出吸附力最好的布。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窍门,激发幼儿的兴趣及观察比较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每组一个小托盘,盘内有棉布、绸缎、毛毯头各一块,清水一盆,带有污渍、油渍的瓷砖场地,四张桌子,八个盘子,每人一张记录卡、一支水彩笔;课前家长与孩子了解洗涤剂的危害性,并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废旧布料。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引入:炊事员阿姨工作辛苦,请小朋友帮助炊事员阿姨擦瓷砖。

摸一摸,说一说,每块小布头有什么感觉?

(1)毛毯头毛茸茸的,很软。

(2)绸缎滑溜溜的。

(3)棉布很软很细。

探究的问题:哪块布擦瓷砖最干净?

幼儿讨论。

(1)绸缎擦得干净,因为它光滑、干净。

(2)毛毯头擦得干净,因为它有毛吸水分。

(3)棉布擦得干净,因为我看我妈妈就用它擦。

试一试:找出擦瓷砖最干净的一块布。用各种小布头擦带有污渍的瓷砖。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毛毯头擦得最干净,因为它的毛长,能把水和脏东西吸起来,而且还能吸油。

(2)绸缎擦得不干净。

(3)开始时我用这块绸缎擦瓷砖不干净,我又用棉布擦,也不太干净,最后用毛毯头擦干净了。

应用。

今天小朋友们不仅做了好事,而且还发现了一个秘密:毛毯头擦瓷砖最干净。我们把这些小布头拿到家里,帮爸爸妈妈擦一擦家里的物品,看一看擦什么更有效。

六、注意事项

1.不用任何洗涤剂情况下尝试用各种布擦瓷砖。

2.给幼儿提供的废旧布要干净卫生。

3.幼儿进入伙房地面不要有水,提供的'水不超过30℃,锅要冷却才可进人。

4.提示幼儿分别用每一块布去尝试,边尝试边做记录。

5.操作前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比较干净”,什么是“最干净”。

6.为幼儿准备另一处带有污渍的瓷砖场地,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七、拓展性方案线索

利用不同的布料擦不同质地的物品,结果会不同。

1.用这几块布(棉布、绸缎、毛毯头)擦地板,哪块布擦得最干净?

2.用这几块布擦洗手间的坐便,哪块布擦得最干净?

八、背景资料

用毛毯头擦拭物品很干净,为什么呢?原来毛毯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它还是绝缘体,并且纤维丝相对于其他棉布等要粗。在擦拭物品时,与物体相互摩擦,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而带电,产生较大的静电场,能吸附灰尘等轻小物体。用毛毯头可以做成椅垫、玩具等。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现象的兴趣及探索欲望。

活动重点:

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带来的乐趣。

活动难点:

学习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各种有数字的物品:测量类(塑料尺、皮尺、温度计、肯德基身高测量牌),食品类(牛奶盒、饼干盒、饮料盒等),生活用品类(牙膏盒、洗衣粉袋、洗发精等洗涤用品)。

2、数字卡片、笔和白纸。

3、汽车图片、电话图片、手机图片。

教育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孩子们的科学探索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易于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因此,我选择了《有趣的数字》。

活动课时: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利用身边的数字,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今天就有许多数字娃娃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一)用特殊数字,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110。提问:这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呢?打了110,谁会来呢?

2、出示119、120,提问:这两组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二)启发幼儿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字。

1、提问:你自己身上有数字吗?它们躲在哪儿呢?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2、了解鞋子上数字的含义。

(1)比较鞋子的大小:请幼儿按鞋子上数字的大小分组站立,并贴上数字标记,然后猜一猜哪组小朋友的鞋子大,为什么?

(2)验证“数字越大,鞋子越大”的观点。

(三)拓宽幼儿思维空间。

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过数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二、学习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学习3位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出示车的图片。提问:这辆车上有5、6、8三个数字,你们猜猜这辆车的车牌号会是什么?

(2)幼儿用数字卡片进行排列组合,并将组合结果统计在纸上。

(3)讨论:这三个数字共有几种组合方式?

(4)将数字6换成数字2,请幼儿尝试用数字5、8、2排列组合。

2、学习3位以上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出示手机和电话图片,请幼儿说出一个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

(2)幼儿用数字卡片排列组合新的电话和手机号码。

(3)游戏:打电话。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觉得还可在什么地方贴上数字,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呢?请你根据自己的设想,在幼儿园、教师、名片上……设计各种数字标记,好吗?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的设计中,我认为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内容生活化。这次活动的内容、材料都来源于生活,最后的创造活动也是服务于生活。

2、活动环境宽松化。在活动中,我注重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并对孩子的发现、创造性的设想,以及疑问等都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探索氛围。……此处隐藏4475个字……方法。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图文字卡:支撑、保护;好习惯、有营养;

  活动过程:

(一)我的支架

1、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小学生是怎样坐的?是什么让我们的身体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头,捏上去什么感觉?(硬硬的)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头?

4、小结:骨头长在皮肤和肉的里面,我们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种机器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骨头。

(二)看X光片,认身体部位(腿部、胸部、脚部)

1、这里有几张X光片,你能认出这是什么地方的骨头吗?说说它们的样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诉幼儿骨骼的名称。

2、你还知道身上有哪些骨头?

(三)人体骨骼。

1、看了这张图,你能知道些什么关于骨头的知识?(老师可先示范:看了这张图,我知道人的手臂由两部分骨头组成,上面一根、下面两根)引导幼儿关注:腿部、头部、胸部、腹部、手、脚

2、对你不知道的地方提问,相互解答或老师解答。

3、人体有这么多的骨头,骨头有什么用呢?(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出示文字卡:支撑、保护小结:有的骨头能支撑我们的身体,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头;有的骨头能够保护内脏。比如:肋骨做几个动作,感受骨头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觉骨骼的保护作用:头盖骨、肋骨。

4、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骨头,到底有多少块骨头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数一数图,估计一下。

大人有206块,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图,知道人体的有些部位是有许多小骨头组成。

小朋友的骨头在不断地长4、骨头在长,会有什么变化呢?(长长、合并、变硬)

  (四)让骨头长得

1、怎样让骨头长得好?

2、如果骨头受伤了,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受伤?

3、师幼共同小结,提升:喝牛奶、晒太阳、运动、坐得直、站得稳在幼儿带来的`众多有数字的物品中,幼儿对温度计的兴趣很大,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就聚集在数学区"玩"温度计,小声议论。他们发现用捂住水银柱,红色的"水"会慢慢升高,手拿开"水"就会下降。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教学准备:冰块若干 干湿毛巾两块 脸盆4个 镜子每人一个 灯笼一个 电水壶一把

热水许多 多媒体课件《小水滴的旅行》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水在自然界存在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灯笼请幼儿猜灯谜:不洗不脏,越洗越脏,洗它不能吃,不洗反能尝.(水)

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提问问题:

1、水能变成什么?

2、天上为什么下雨?

3、出示干湿毛巾请幼儿讨论湿毛巾怎样变干,毛巾上的水哪去了?

小结:小朋友说了那么多水的变化到底水是怎么变得呢?小朋友做实验后就明白了。

二、做实验

实验一把冰块放到热水中观察冰块的变化,幼儿自由讨论,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教师小结:冰受热变成了水

实验二教师在电壶中加少量的水并加热,请幼儿讨论水加热变成什么?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教师小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实验三首先让幼儿摸一下镜子的感觉,照一照自己在镜子里的样子,然后把镜子放到热水盆上面一会儿,观察镜子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讨论并把结果记录纸上。

教师小结:水蒸汽遇冷变成水。

请几名幼儿把画好的统计表讲解一下并对做的比较好的幼儿给予鼓励。

教师小结:冰受热变成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三、观看媒体课件

观看多媒体课件《小水滴的旅行》边看边提问:

小水滴的家是什么地方?太阳公公放出万道金光小水滴发生了什么变化?冷风一吹水蒸气变什么什么?冷风继续吹云彩里的小水滴有什么变化?使幼儿加深对水的三太变化的了解。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生活特性,认识常见昆虫的天敌。

2、通过了解天敌昆虫的作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昆虫生活习性介绍的课件,蜻蜓、七星瓢虫、蜘蛛、青蛙、燕子等和相关昆中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并区分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

“你们知道他们这些动物朋友是吃什么的?”问题引入,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并进行讨论。

2、请幼儿观看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课件

(动物自我介绍自己喜欢吃的虫虫,出现有关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1)蚊子、蚜虫、苍蝇、蝗虫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

(2)这些昆虫除了被吃掉死了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会令它们死亡?

(3)小结:昆虫在其生活过程中除了被吃掉以外,还会由于感染病毒而死亡。

3、介绍昆虫的天敌:

(1)什么是昆虫的天敌?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由于病毒、昆虫、动物的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亡,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敌。如青蛙吃蝗虫,青蛙就是蝗虫的天敌;蜻蜓吃蚊子,蜻蜓就是蚊子的天敌等。

(2)昆虫的天敌有些什么种类呢?观看课件,请幼儿说说昆虫天敌是怎么吃昆虫的?

老师进行引导并进行归纳:

·赤眼蜂,把自己的卵产在青菜虫、小菜蛾、棉蛉虫、玉米螟的卵内 。沙眼蜂这种把自己的卵产在昆虫的.卵内,并吸取昆虫卵的营养慢慢长大,这种天敌叫做寄生性昆虫天敌。

·瓢虫吃蚜虫,是直接把蚜虫吃掉,这种直接把昆虫吃掉的昆虫我们叫捕食性昆虫天敌,螳螂捕食大部分昆虫,它也叫捕食性昆虫天敌。

·蜘蛛利用它的蜘蛛网捕杀昆虫,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并给这些昆虫打麻醉针,再慢慢吸干这些昆虫的体液,这种只捕食昆虫的天敌我们叫它为食虫性动物天敌,青蛙吃害虫、燕子捕杀蝗虫,青蛙和燕子也属昆虫天敌。

4、昆虫天敌的运用:

·“菜地长虫了农民伯伯会怎么处理?”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灭虫的方法——喷杀农药和捕捉菜虫等。

·还有些什么方法?引导幼儿利用昆虫天敌的作用来思考解决问题。

·如何保护好这些益虫?引导幼儿学会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等。

《大班科学教案(集合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