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编7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2566.jpg)
语文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一、 导入课文
是一种很美丽的鸟,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多有描写,你能吟出几句吗?
有关“”的古代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两个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这些诗句通过描写的啼鸣、飞舞表现了娇好、美丽的形象,抒发了对“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那么在孙犁的这篇散文里,又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抒发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呢?
二、作者简介
孙犁 (1913~) 现、当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研究课文
1。浏览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阶段(环境) 形色神态
抗战 色彩鲜丽 声音诱人 姿态矫健 一闪而过
病中 追逐逗闹 安家落户
鸟市 悬空吊着 焦黄 凄惨
江南太湖边 群莺乱飞 全部美丽 极致
2。面对不同环境不同境遇的,作者感情态度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喜爱、遗憾——痴迷、惋惜——怜爱、愤懑——喜爱之极
2 4-7 8-16 17 22-23
朗读2 朗读6-7 齐读22-23
3。根据作者对不同遭遇的态度,你能领悟在作者心目中的象征意义,并进而明白作者一生不能割舍的真正原因么?
提示:还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语句。
(板书主题一)是美的事物的代表和象征。作者对的追寻实际上是对美的事物的热切(或狂热)追求。(答案来源:第三自然段)
至此我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联想到射杀海鸥的事了(这是戕害美的丑恶行径)
4。不难看出,作者认为理想的境遇在江南,认为只有在这里才能“使我看到了的全部美丽”“是一种极致”,从环境和的关系看,“极致”的含义是什么?
从几次记叙来看,的自由与美好的展现应该有它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这种“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的‘景物一体’的境界”便是文中所言“极致”的具体含义。景(环境)和物(形象神态)自然结合,互相发挥,达到最佳境界。
5。揣摩文末四段文字,用一两句话说明作者从的遭遇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6。这几段文字与上文叙述的作者几次追寻的经历有什么联系?
这几段文字是上文作者几次追寻的经历的延伸和升华。这几段文字写作者的追寻终于有了结果:找到了的真正的家乡,看到了的全部的美丽。而且由转向大千世界,不仅,(板书主题二)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的极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从而给读者以哲理的启迪。可见,这几段文字是上文的必然延伸,那人生哲理也是从几次追寻的经历中升华出来的。
7、由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推导出主题三:在文艺创作中,要为典型人物创设与之相和谐适应的典型环境。(讲的文艺创作规律)。
主题四:呼吁为作家、人才乃至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创设宽松、和平、自由的社会环境。(这一点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来分析。这一点也是教师用书所讲的,可以作为重点)
8、小结本文的主题多元性。(参《中学语文园地》20xx年3期)
四、语言运用技巧借鉴
过渡语:散文的说理贵在含蓄,重在形象。
课文最后五段文字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段?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增强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
引用名句: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 增添文学色彩
排比 三个“这里的……” 勾勒太湖环境优美
对偶 “它们的啼叫……,它们的飞翔……” 对仗工整,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江南风景图。
句式:整散结合 长短结合 错落有致
多种修辞手法,整齐而有变化的句式,曲折回旋,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风景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能用“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读好课题。
①课件呈现课题。
②教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非常生动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③指多名学生朗读课题,再齐读课题。注意!“鹚”是第二声,不翘舌。
2、简介鸬鹚。
①教师:鸬鹚是一种水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而且捕鱼的本领特别高。大家看!这就是鸬鹚。
②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
③教师:鸬鹚捕鱼后吞进自己的喉囊。要是让它继续吞,那鱼就被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鸬鹚捕鱼前,渔人得先用绳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鱼后,再把绳子解开。大家看,这就是鸬鹚的喉囊。
④课件呈现出鸬鹚喉囊的位置。
⑤教师范写“喉囊”两字,边写边说明书写要领。
⑥学生在课文的插图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练写“喉囊”。
3、引入新课。
教师:课文对鸬鹚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由老师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①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闭目欣赏。
②读后促醒学生的语感:小湖的景色优美吧?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生动吧?
2、学生练读。
①教师: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像老师这样,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
②学生自读,教师巡视。随后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抽五位学生,分段朗读)。
3、再读感悟。
①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对你们有些什么启发和帮助?(指名回答)
②教师:懂得了这些道理,咱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的哪些地方带给你特别 ……此处隐藏10588个字……短暂的“一夜”形容一个世纪的原因。
⑶你能对这“一夜”的“黑暗”,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做出具体描述吗?
⑷“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指什么?
⑸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梨花”也竞相开放了?你能模仿课文中“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这样的形式,说得更好一些吗?
⑹你能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感受,让老师有所感悟吗?
4、适时完成板书:20世界呼风唤雨实现愿望
〔设计意图〕
给教师释疑,孩子们必定兴趣盎然。在老师步步紧逼地疑问中,学生争锋相对地进行辨析。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活,他们主动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很自然地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
三、畅想未来,激起爱科学之愿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用一句话来表述。
2、课前的访谈调查肯定给你很多启示,那么如果你是未来的设计师,请尽情你能描绘21世纪的蓝图。
3、根据你们的描绘,和着老师的板书,你能对出一个有关21世纪的下联吗?
四、充分准备,应对科学老师挑战。
1、如科学老师到阵,则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示可以引经据典,举例子作对比,甚至运用设问句等方法,结合所查资料,推选代表和科学老师PK。
2、如果科学老师未到阵,则将小组代表们的发言用录音机录下,课后和科学老师交锋。
〔设计意图〕
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一同上课、讨论,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大量信息,储备越多,学生的积极性越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感受就越多,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也就越丰富,课堂发言时学生的语言才会更真切更鲜活。
板书:科技万象
20世纪 呼风唤雨 实现愿望
21世纪 改天换地 再创奇迹
附:作者信息
执教者: 朱雅芳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几种动物搞“个人卫生”的方法,从而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
2.认识本课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几种动物是怎样搞“个人卫生”的。
2.帮助学生理解个别不常见词语:如羽虱、蚁酸等。
教学准备:动物搞“个人卫生”的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出世图片小鸟用水搞“个人卫生”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小鸟在干什么。激发他们的兴趣:今天的“快乐读书屋”让我们去动物世界看看,动物怎么搞“个人卫生”的。
2.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2)小组内“开火车”读,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动笔画一画,把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结合图片、理解课文。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通过看、读、议,了解不同动物搞“个人卫生”的不同方法。
(2)学生自由汇报读懂了什么,有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4.拓展延伸。
动物搞“个人卫生”的办法,你知道吗?交流汇报。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搜集有关动物种种仿人行为的资料。如:睡觉方式、安家等。
(2)阅读《阅读》中。
语文教案 篇7教学内容:做什么事最快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不同语气。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啄木鸟、水牛、蜜蜂的话来理解妈妈的话: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面带微笑看着学生,静等几秒钟)师:老师心情怎样?你
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快乐?
学生自由猜想。师:我觉得能为小朋友服务,是我最快乐的事。
(在田字格中板书:快乐)认识“快乐”两字。
2、你做过哪些事让你觉得快乐,你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吗?(生答略)
3、有一只小青蛙仰着头也在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板书课题。(--)“让我们跟着小青蛙一起去找答案吧!“
二、 自主识字,合作探究。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或词语。
2 :同学们,想一想,你平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生字呢?
生:查生字表,如果生字表里查不到,还可以查查字典。
生:还可以问问老师、问同学。
师小结:这些办法都很好,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一学,都认识以后,再把这些词读给你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听的.同学要特别认真,他不认识了就帮帮他;他都读对了,就夸夸他。
2、识字游戏(猜字)
三、理解课文 。
1 :教师、学生分段读课文
( 1 ):认真听,想一想:小青蛙都向谁提出了什么问题?
小伙伴们,分别又是怎样回答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生:你们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的回答是捉虫子、水牛的回答是耕地、蜜蜂的回答是采蜜。
( 2 ):小青蛙提出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水牛、啄木鸟、蜜蜂的回答不一样呢?究竟做什么事最快乐?
( 3 )小青蛙还是有些疑惑?最后,小青蛙又去问谁?
( 4 )妈妈告诉他什么?
( 5 )最后,小青蛙得到答案了吗?他的答案是什么?
生答:(师板书)
( 6 )那么,小朋友们,你觉得“做什么事使你最快乐?”
小结:每个同学最快乐的事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把帮助别人看作是自己的快乐,就叫助人为乐。帮助别人更能得到快乐,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助人为乐的人或事。说说你们做过哪些好事?心情怎样?
四 、 总结拓展。
师:小朋友,故事学完了,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大家来当小动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好吗?
生; 分角色朗读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不错,看来有当播音员的能力了。
你还知道身边有哪些小动物在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吗?你来问问它们?(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式:“小青蛙跳到问:“?”说:“最快乐。”)
总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多为别人着想,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一定会觉得快乐,因为你帮助了别人,使别人感到快乐,你就会快乐。
板书设计: 6 做什么事最快乐
╱ 啄木鸟 捉虫子 ╲
小青蛙问 ━ 水 牛 耕地 快 乐
╲ 蜜 蜂 采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