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知识技能:
1.学会“牌、湘、煌”等12个生字,理解“牌楼、金碧光辉、水天一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聚好的语段。
3.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借助注音或字词词典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训练,感悟语言美和景物的特点。
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标识,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
感情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岳阳楼的特点。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 具:
图片、或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金碧辉煌 回廊环绕 三层三檐 水天一色 碧波万顷
一、导入
读了这些词,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师:这就是江南第一楼的美丽景色。
板书课题齐读:27、江南第一楼
释题:“第一”是什么意思?
师: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呢?它有何魅力,今天让我们走进岳阳楼,去饱览它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指名说中心句,板书:浩瀚的洞庭 壮美的楼阁 不朽的诗文 动人的传说
3、齐读中心句,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可以加上关联词。 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哪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浩瀚的洞庭、动人的传说。
三、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岳阳楼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去看看,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品”字形,请学生画一画。
1、楼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说说?(壮美) 从哪些词你体会到了岳阳楼的壮美?(飞檐高高翘起)
师: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庄重而精致。
2、阳楼不仅外观壮美,更让世人惊叹的是它的内部结构,整座楼,没有一根钉子,一块砖。
出示课件:
3、指导读
四、指导学生自由学课文
师:老师带着你们欣赏了壮美的楼阁,走进岳阳楼的大门你会看到什么,老师想请一位小导游来为我们介绍。
不朽的诗文:
提到岳阳楼就会想起一个人——范仲淹,简介范仲淹: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虽然仕途坎坷,受到同僚的排挤,但他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初衷。北宋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重修岳阳楼,并请他的好友范仲淹写下千了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文章气势磅礴,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嵩高人格的文化积淀,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2、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齐读,背诵
师:《岳阳楼记》为岳阳楼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从此岳阳楼声名鹊起,名扬天下。
4、历代文人骚客经过岳阳楼都会留下传世名句,唐代诗人刘禹锡登上岳阳楼面对浩瀚的洞庭湖写下了《望洞庭》
指名读古诗,齐读
浩瀚的洞庭
1、登上岳阳楼可以欣赏到什么美景呢?
师:站在岳阳楼,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引读:楼四周回廊环绕,凭栏远眺——学生接读 洞庭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指名读
3、出示课件欣赏
4、多美的洞庭湖我们再读读,配乐齐读。
师:浩瀚的洞庭湖为岳阳楼披上了一件秀丽的外衣。
动人的传说
1、指名介绍动人的传说
2、学习:翡翠似的小山,指君山
齐读这一句
3、哪几个词让你感动?
4、指名读这个动人的传说。
5、引导学生学习一个有关君山的传说。
五、小结写作方法
1、本文不但语言美,结构也美,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移步换景
2、布置作业
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
六、总结
欣赏了江南第一楼,你有什么感受?
师:虽然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但从此你对岳阳楼不再陌生,它有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它就是——江南第一楼岳阳楼。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2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用科学,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扰铁牛的经过。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演示所需的材料:玻璃缸、装有石子的圆口瓶、木尺、棉线、铁块。
2.覆盖式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质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捞铁牛》。齐读课题。你们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捞铁牛?捞铁牛有什么困难?怎样捞铁牛?铁牛捞起来了吗?)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读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宋、拴、尚、绳、绷”的字音。强调“拴、潜、陷、铲”是前鼻音,“潜”读去声。“宋、尚、绳、绷”是后鼻音。和尚的“尚”读轻声。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从课题上看重点应该写什么?
(2)默读,找出描写捞铁牛的经过部分。(课文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3)可见课文可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4)如果捞铁牛的经过部分再分为“准备工作”和“捞出一只只铁牛”的两部分的话,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四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四部分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三、深入深究,读懂课文第一部分。< ……此处隐藏16102个字……p>
故事名称
主人公
主要内容
包含的道理
选自何处
2、以小组为单位讲动物寓言故事,评一评读书卡片。
(1)小组内互相讲讲寓言故事。
(2)评出完成得好的读书卡片,并说明好在哪里。
3、讲、演动物寓言故事,或把故事内容画成连环画。
(1)刚才,同学们评出了好的读书卡片,那你们愿不愿意讲你们认为好的寓言故事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呢?
(2)下面我们就开展一个竞赛活动,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好。
[学生可选择多种方式,体现学生特长,尊重学生。]
(3)学生展示。
(看谁的故事讲得生动,哪些同学演得精彩,谁的连环画画得形象。)
4、编、写动物寓言故事。
(1)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多的寓言故事,你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了吗?
(2)如果让你来编一个动物寓言故事,你准备编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3)故事里有什么动物呢?它们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呢?
(4)你为什么要编这样一个故事呢?故事里包含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5)出示要求(课件)
一、故事要有趣味性;
二、故事中要包含一个道理;
三、故事内容要完整,条理清楚。
(1)同学们可以自己编,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编,编好后说一说。
(2)动笔把编好的故事写下来。
(写故事时可以对故事做一些修改。)
(3)出示学生写的动物寓意言故事,读一读,评一评。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讲、演、画、编等多种学习活动,对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自己还编写了寓言故事,你们真是了不起!
2、把自己编写的寓言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15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点难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4、课件出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5、简介贾岛
6、揭题: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二、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课件出示要求:
三、检查自读效果。
1、学生展示导学案第三题。
2、认读生字词或新词(出示课件):
3、指导读好下列长句:(出示课件)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见课件8)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 ”画出来。
2、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4、理解重点句:(出示课件)
5、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6、小结,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并交流。
2、重点理解“妥帖”
3、比较分析:(出示课件,学生交流)
4、小结,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并交流: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3、小结,板书:__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3、出示韩愈说的话,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4、小结,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学生自学第八自然段:理解什么叫“推敲”。
三、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四、板书设计: 9、推敲
发生——夜深访友 留诗相赠
发展——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__——冲撞仪仗 请求宽恕
结局——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开个故事会,看谁讲得最精彩。
二、指导讲故事。
1、熟读课文。
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略)。
3、学生练讲:
(1)各自练讲。
(2)分小小组练讲。
(3)各组推派代表讲。
(4)评选“故事大王”。
三、指导造句。
1、映示原句。
2、学生练读,说说上半句讲了什么,下半句又讲了什么。
3、练习:
(1)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应该骄傲。
4、学生交流口头造句,师生评点。
四、作业。
1、造句。
2、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