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的古诗1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的古诗11、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4、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8、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9、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0、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1、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5、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重阳节的古诗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重阳节的古诗31、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九日示大圆洪智》 宋·陈与
2、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唐·廖匡图
3、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4、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九日雨中》 唐·徐
5、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6、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醉落魄/一斛珠》 宋·赵善括
7、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十日和张少监》 唐·徐铉
8、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 唐·白居易
9、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祐
10、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书怀》 元·王冕
11、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事业书千卷,功名水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漫兴 十八》 元·王冕
12、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13、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14、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九日酬颜少府》 唐·高适
15、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九日》 清·万夔辅
16、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九日北楼宴集》 唐·权德舆
17、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客中九日》 明·王翃
18、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两绝句》 宋·陈与义
19、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20、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九日登鸡鸣山》 清·韩畕
21、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重阳》 南宋·文天祥
22、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九日遇雨二首》 唐·薛涛
23、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清平乐》 宋·石孝友
24、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25、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更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青玉案》 宋·倪翼周
26、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鹧鸪天》 宋·郭应祥
27、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28、身闲身健是生涯。 ……此处隐藏9106个字……,掩泪对双鱼。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偈颂八十五首》
【宋】释妙伦
九日重阳节,渊明采菊时。
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唐】释绍昙
九月九,重阳节。
不向东篱赏菊花,只点茱萸茶一啜。
苦涩难尝舌如{上绝下力},更吞栗棘蓬肝肠裂。
且道陶渊明,还曾知此味麽。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3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重阳节的'古诗12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九月九日。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时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重阳节的古诗13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重阳节的古诗14诗句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
与王勃诗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作者像
卢照邻(632年-695年),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重阳节的古诗5
1.趁晴明日拟登高,十里龙山肯惮劳。——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2.但愿有钱堪对菊,莫愁无手可持螯。——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3.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4.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6.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鱼玄机《重阳阻雨》
7.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8.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9.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0.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王贞白《九日长安作》
11.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12.今年无酒不登高,独行漫绕庭边菊。——张嵲《秋暑》
13.浊酒闷人聊饮湿,小楼携客准登高。——刘克庄《九日二首·戏马呼鹰盖世豪》
14.岁岁登高,算难得、今年美景。——吴潜《满江红·岁岁登高》
15.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16.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吴潜《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17.何须一醉独重九,但是相过多几回。——陈著《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危时时节已难得》
18.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19.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王勃《九日》
20.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