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值得》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间值得》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间值得》读后感1热心同事送的一本书,看完之后有了些许慰藉。
我总结了八个字:保持自我,顺其自然。
保持自我:
1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给自己多一点鼓励。同时尊重别人,与他人相处保持恰到好处的关系,不要过度期待和依赖他人,当别人没有为你做成一件事不应该抱怨,始终怀着感恩的心。
2每个人的优缺点不同,不与他人做比较,只看到他人的光鲜之处,就认为命运没有垂青自己,实际上生活都有正反两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3让心平静下来,不要受到太多外在观念的影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然后在不同时期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努力去完成。
4生活无论再困难再痛苦,都不要过度消极,比如日夜买醉,花光积蓄。我们始终要保持基本的生存能力,持续赚取生活费用,要相信时间会过去,总能度过难关。
顺其自然:
1虽然说要尽自己努力去实现目标,但如果真的`很难,就降低标准,不要太强迫自己,每天给自己上紧发条,身体和精神都容易出问题。
2不需要逼自己太紧,健康是第一的,谁都有压力,该吃吃该睡睡,工作的时候打起精神,下班之后就好好生活,工作的烦心事暂且忘了吧。
3尤其对自己把控不了的人和事,学会放手,执着于为什么有人变了,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到最后想来想去也想不出答案,不如从中学习失败的经验,然后翻篇。很多事没办法按照计划精准地执行,那就不要纠结,学会释然,今天只想今天的事,明天的事明天再说,越想还没发生的事越焦虑,不如把眼前的每一天过好。
4对于生命的终点,每个人都会达到,在那之前,不必过多焦虑,好好享受生活,该来让它来,放松心态坦然接受。
不顺心和突发事件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出现,调整心态,时常提醒自己,人间值得。
《人间值得》读后感2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每天习惯了用零碎时间看各种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
时间长了,慢慢发现除了一些业务类公众号,大多诸如新闻、职场、情感、美妆等公众号常常出现这样的标题:
“9岁男孩9个月拿本科学历”
“三个顶尖时间思维模型,让你摆脱穷、忙、累”
“那个每晚陪你聊天的人,从来都不爱你”
“还嫌自己脸黄,推荐好用到逆天的美白精华”
……
随意某天看到都是这种类型的文章,让人不自觉地就感到焦虑。
不知道是媒体在制造焦虑,还是大家都焦虑,媒体才聚焦。
看多了,有时忽然就丧了。
仿佛所有人都在往前狂奔,仿佛所有人都光鲜璀璨,仿佛所有人都举重若轻,只有自己一团乱麻、满心茫然,被遗忘在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小路上。
这时,打开《人间值得》这本书,焦虑烦躁的心就很容易沉静下来。90岁的心理医生恒子奶奶会告诉你:“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这里的“不必太用力”不是让你得过且过,随波逐流,而是让你不要太耗费心力跟自己较劲,不要太拧巴。真正的努力生活是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节奏去付出真实而持续的行动。
恒子奶奶说,“无论是谁,都是从感受孤独、不安、痛苦中走完一生的。”“没有人100%为你提供帮助,也不会有人整天都关注你。”“从根本上说,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个人独自生活。”
“能照亮某个角落就足够了。”
你不用追求跟别人一样的活法。“最关键的是,自己能够认真、真诚地面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课题。”
1945年,当时16岁的恒子在叔叔的资助下,独自搭火车从广岛尾道前往大阪,入读女校学医。恒子没想着“救死扶伤,助人为乐”,只是迫于窘困的家庭环境,只是“顺应潮流”,为了工作赚钱而已。而在婚后,由于丈夫酗酒、花钱大手大脚,为了养家,恒子在家带孩子三年后又开始工作。退休后,在医院的邀请和病人的需要下,恒子一直工作到了90岁。
到今天,工作了70年的恒子奶奶仍然每周工作4天。恒子奶奶说,她是从持续工作的状态走过来的,对工作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但从某天起,她的心境从“为了生活而工作”变成了“在工作中享受快乐的时光”。
在我看完这本书后,我发现这其实是恒子奶奶能够忍受艰难的生活,淡然地工作到现在,一辈子温暖慈爱的最重要的原因。无论是“不要期待过多,对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还是“人生常常需要忍耐,思考可以轻松忍耐的.方法”,又或者是“和那个人该交往还是远离,不要急于寻找答案,调整心理的距离感就够了”……这些体悟其实都源于恒子奶奶有一颗能够坚韧、宽广、独立、仁爱而又能寻找和感知趣味的心。
恒子奶奶总是说“这样活着便很好”,看上去貌似很没追求,但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真谛?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想怎样活,都好。但是不要纠结,不要设限,平衡一点,“如何把人生过得值得,过得欢喜”,这都由你决定。
人生的意义哪有那么多呢?
忽然想起来高晓松说过的一句话:
“人要是太在乎意义了,会损失很多意思。”
以前的我,总是太在乎意义,缺失了很多本可以有的有意思。
上学时,考试一考得不好,就会告诉自己“考试的意义是什么什么”“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什么”“努力的意义是什么什么”,不去想怎么记住这个知识点、怎么做对那道题,反而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和情绪,自己给自己加很多戏,却还浑然不觉,直到班主任的一句“你什么都不要想,学习就是学习本身”才唤醒了沉醉于心理幻境和情绪消耗中的我。
从那以后,每当我沉浸在不良情绪中时,都会告诉自己“工作就是工作本身”“生活就是生活本身”“这件事做错了要怎么改进”“关系出现问题了怎么克服”……只要忍一忍,努力把自己拉入到专注的现实生活中,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硬着头皮去想意义就能解决问题吗?高大上的意义就能让你变得高大上了吗?并不!现实是,大多数人只是普通人,不会灵光一现就一步千里,不会一朝醒悟就改头换面。
而且什么是有意义的呢?什么是无意义的呢?哪里有定论呢。
“这样活着便很好”,无论有意义与否,都不用考虑,最重要是活在此刻。认真、真诚地面对自己,忍耐下去把你觉得该做的事做好,这样就很好了。
不要去看别人的好或不好的生活了,也不要被社会上各种观点所裹挟,所有的限定只取决于你做还是不做。人间值得,值得你为你所决定的而恒久坚持,值得你去选择和经历你的每一步路,值得你去拥抱这阳光雨露、草木万物。
《人间值得》读后感3最近,读了日本作家中村恒子90后老奶奶的《人间值得》。 ……此处隐藏8604个字……p>所以悲欢离合成对出现,是为了衬托“欢”与“合”更加难能可贵。如果你感受到了悲伤,说明快乐正在向你踏步而来。因为那些看似生活的苦,其实都是去看世界的路。
《人间值得》读后感13《人间值得》是一本读起来很轻松的书,我读着还是很受启发的。
书的作者是已经90岁仍未退休的精神科医生中村恒子和她的同事奥田弘美。
恒子奶奶把自己的很多观点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对自己的生平也是点到即止。从自己二十来岁写到了八十八岁。
求学、工作、结婚、生子等等。
我相信,恒子奶奶一生的'经历,如果写成小说,恐怕可以写上厚厚几本,拍成电视剧,恐怕可以不下五十集。
然而,恒子奶奶却没有把自己的经历都摊开来,她不去渲染自己的苦难,仅仅是为了阐明观点,轻轻的淡淡的说一下自己的故事而已。
可是,越是这样,越可以看出,恒子奶奶是一个坚强的人。
恒子奶奶把很多人一生可能会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想明白了。诸如工作、期待、人际关系、自己的内心、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关系、父母和孩子的相处、逆境、比较等等。
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就在于,恒子奶奶专门开章节去说心的平静之道,我想这是因为恒子奶奶是精神科医生,她七十一年的工作经验,使得她理解很多人内心的苦楚。所以,她单独去写这个题目,恰恰是恒子奶奶对人们的关爱。
我对恒子奶奶说的一句话印象很深:我很辛苦,原来你也是这样。
世人谁不苦啊,恒子奶奶却可以用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做出了概括。我想这不是因为恒子奶奶读了什么高深的哲学,而是因为她用这一生所历,可以感同身受了。
恒子奶奶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回首一生,竟可以这样平静,可以无嗔无怨。
书的内容,我就不多剧透了,这本书很短,而且也适合碎片时间阅读。非常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可以随时拿出来读上一两句的。而且这本书很小巧,也很精美,连书名都非常治愈。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或多或少的启发。
总而言之,恒子奶奶写这本书,是为了让大家找到自己的幸福之道。
文后,附上摘抄——
祝福大家,都幸福安康!
《人间值得》读后感14看多了,有时忽然就丧了,仿佛所有人都在奋力地往前奔,仿佛所有人都光鲜璀璨地站在人生舞台上,只有自己一团乱麻,满心茫然,被人遗忘在某个角落。
轻轻打开《人间值得》,封面上的字吸引了我:“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作者恒子奶奶说的“不必用力”并不是要你整天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而是不要强求自己“必须要得到幸福”,不必太急功近利,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热爱生活,平平淡淡,这样活着便好。
关于幸福,恒子奶奶认为,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而是想“自己如何才会快乐”或“怎么努力让自己在这里心情愉快地度过。”在人际关系上要泰然自若,不过分亲近讨好也不疏远孤立,对于合的来的人,就多花一些时间和他相处,对于合不来、讨厌的人,尽量少交往,但是我们要懂得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或讨厌的人,我们不必去苛求他人,试图改变环境,而是做到“恕”。
关于人生,恒子奶奶说“不求功名,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我们现在是学生,长大以后要为了钱而工作,但不要把自我价值全部投入到工作之中,应该想想为身边人略尽绵薄之力,或许这样工作才会更有获得感,恒子奶奶90岁还未退休,正是因为她找到了工作的真谛:与患者心灵沟通使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排忧解难,成为他人所需要的人。不必追求跟别人一样的活法,关键是自己能够坦诚的面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课题,能够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好好地活着。人这一生无非就是好好地吃饭,好好地睡觉,活在当下。
反观开学季,学生宁肯跳楼也不愿去上学为哪般?在《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有这样几条数据:中国儿童自杀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十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两个孩子死于自杀,八个自杀未遂。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在花样的年纪,一步步走向了黑暗的深渊?被失望、焦虑包裹的孩子们,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一度认为“人间不值得”,死亡似乎成为了抵挡生活压力的退路。而我想告诉这些孩子:每当你们沉浸在不良情绪中,只要忍一忍,努力把自己拉入到专注的现实生活中,让自己适当忙碌起来,多看生活美好的一面,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恒子奶奶的《人间值得》宛如一剂净化心灵的良药,告诉我们:生活依旧值得期待,人间仍然值得。
《人间值得》读后感15未来岁月漫长,依旧值得期待。——题记
刚刚看完90岁心理医生恒子奶奶写给生活的哲理小书《人间值得》,这本书写了恒子奶奶的一生,工作,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感悟,我感触颇深。
关于工作,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首先工作是为了挣钱,是能让我们安身命的根本,这一生能从事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机会很渺小,大部分人干的都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有那是非常幸运的事儿。当然让自己感到痛苦的`工作没必要留念,工作去留自己主宰。
关于生活,不要对任何人任何事期待过多,感激要多一些,常怀感恩之心,才能知足常乐。幸福是内心的一种感觉,并不需要拿任何人任何事作为参照物来比较,这样会轻松快乐很多。任何事不强求,尊重别人,自然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遇。
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之道是人活着常常需要耐烦恼、痛苦,即使在人生最糟糕的时候也必须持续工作,不能停滞不前,任何情况保持乐观,让心归于平静。育儿的过程,就是让自己越发优秀的成长过程,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关于人际关系,如果感到不舒服或受伤,意识到“这个人原来是这样”,那就改变与之相处的距离。因为不可能存在100分的人际关系,只要能对自己信任的人说说真心话,倾诉心事就好了。不要强求,距离产生美,即使是与最亲近的人都必须也要保留自己的一份空间,这样才能相处融舒适。
关于人生,活在世上本来就是要靠自己的,父母会老去,伴侣会离开,子女会长大,我们最终都会是一个人,没必要担心,也没有必要害怕,有生就有死。任何事情只要有开始就会有结束,我们只需坦然接受便好,要直面惨淡的人生。当然健康很重要,担心死亡毫无意义。
简单生活每一天,办法总比困难多,遇事不慌张,冷静下来思考解决之道,接受孤独,不要为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和未来还没发生的一切担忧,人应该活下当下,珍惜当下的美好,率性地活着。
如果这一生都注定平凡,那么不求功成名就,人的一生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做一颗小星星,努力在自己的星座里发光发热。
将来的某天,我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有人想起我们时,会记得我们曾在某个角落是一颗很亮的星星,这就足够了。它的轨迹会证明我们曾经在这世上存在过。我们曾拥有过漫长的一生,在这一生里我们哭过笑过、我们在亲人的期待中到来,又在亲人的祝福中离开。
为了我们热爱的一切,我们努力过,拼搏过,没有遗憾和后悔,今生今世,人间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