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5-07-20 02:21:07
【热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热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

一、活动名称:《爸爸的胡须不见了》

二、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意识,喜欢与同伴共同游戏。

锻炼提高幼儿的四肢协调能力。

练习钻爬、遵守规则。完成任务。

三、活动准备:

活动前请幼儿观察爸爸是怎样剃胡须的,剃须刀是怎样工作的'。

泡沫垫子若干块,拱形门4个。

四、活动过程:

n 开始部分:

幼儿猜谜语,说说谜面并模仿爸爸的动作,剃剃胡须。

n 基本部分:

学做剃须刀帮爸爸剃胡须。

模仿教师的动作活动四肢、各关节为游戏做准备。幼儿根据教师的建议创编剃须刀的各类动作并演示给同伴欣赏。教师结合幼儿的创编进行总结,引导幼儿游戏时把垫子当做爸爸的脸,自己的身体做剃须刀,爬过垫子,钻过拱形门,完成剃须工作。

游戏可根据幼儿的需要反复进行。

教师提示幼儿注意爬行时全身要贴近垫子慢爬,头不可触到拱形门。

n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户外活动时教师带领幼儿继续做此游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节奏,体会雪花飘舞的情趣。

2.在自主学习、合作表演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MTV“雪花”、“雪花飘飘”。

活动过程:

1.激发情趣

引导幼儿观看MTV“雪绒花”后讨论:你喜欢吗?为什么?说说理由。

音乐美--听听这是几拍子的?感受三拍子的'节奏;合着旋律与“雪花”做朋友。

景色美--在雪花飞舞的日子里,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教师梳理:

A.变白变美了。

B.运动使人暖和。

C.给人们带来不便。

2.自主表达

能不能与同伴合作,用肢体动作讲述下雪时的故事?教师引领幼儿结伴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做出不一样的动作。

3.分享交流

幼儿进行交流,师幼共同评析。

活动结束:

“你们讲述的故事很动听,想不想听听下雪时老师的故事?”教师点击画面“雪花飘飘”(配上说白)。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运用“摘、爬、驮”等动词大胆讲述小动物们摘苹果的过程。

2.运用多种方法创造地解决问题,并大胆清楚地表述。

3.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背景图及操作卡片。

2.积累一定的`讲述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果园里,果园里有什么?谁会用好听的词语来说?

二、仔细观察画面,运用一些基本词汇大胆讲述小动物摘苹果的过程。

1.播放(画面一)。

教师:小乌龟是怎么过来的?(运用词汇“爬”)

教师:小乌龟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

2.播放(画面二)。

教师:小兔子是怎么过来的?(运用词汇“跳”。)小兔子怎样帮助小乌龟呢?

3 . 播放(画面三)

教师:小猪来了,它们会想什么办法呢?(运用词汇“驮”。)它们摘到苹果了吗?为什么?小朋友帮它们想想该怎么办?

4 . 播放(画面四)

教师:小熊来了,它们又会想什么办法?

5 . 讨论: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帮助小动物摘到苹果。

三、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摘苹果的多种方法。

1.幼儿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

2.幼儿讲述摘苹果的办法。

3.播放(画面五)

四、完整欣赏故事。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把摘苹果的办法编到故事里去。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学习"躺、钻、睁、站、停"等词。

活动准备:

1、配乐散文诗《睡了》。

2、课件(夜晚背景图,小花猫、小白兔、小金鱼、小红鸟、小黄鹂的睡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师幼互动。

2、教师出示夜晚背景图,引出活动。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散文诗,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提问:听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

(2)再次欣赏散文诗,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学习动词"躺、钻、睁、站、停";

4、学习散文诗,巩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动词的掌握。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散文诗,知道了很多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

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让我们回教室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散文诗里好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让幼儿学习词语"阳光、照射、绿荫、闪闪发光"等。

2、了解大自然中的阳光具有发散性,是包不住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佳子展开裙角,阳光为什么不见了。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带孩子到附近的'田野去感受阳光的直射和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在自然的熏陶中学习丰富的词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谈话形式引出课题:昨天你们跟着老师到野外去,看到了哪些景色。(小树林、小溪流、野花、草坪)引导幼儿说词语"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漂亮的野花、充满阳光、闪闪发光"等。评析并赞赏幼儿的语言。

"今天天气怎么样,小朋友看,什么通过玻璃窗照进来了。(阳光)

二、基本部分

1、看教学用书《阳光》,让幼儿通过想像猜测故事中的内容。

2、教师放映课件,幼儿边看边听故事一遍。

提问:

故事的名称?

故事中有谁?

3、教师放映课件,幼儿边看边听第二遍故事。

提问:

(1)这个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佳子为 ……此处隐藏4082个字……面赶上来说:“让开,让开!”

一会儿,压路机看见大卡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停了下来,边擦汗边叹气,小轿车也冒着热气停在那里叹气。

压路机知道,路不平,汽车开不动,压路机就慢慢地走着,使劲地把路压平了。一会儿,大卡车从后面赶上来,朝压路机点点头:“谢谢!”小轿车也从后面赶上来,说:“对不起,我不该笑话你!”压路机笑了。它还是慢吞吞地走着。

活动反思

活动《慢吞吞的压路机》是选自主题活动《快快慢慢》中的一个语言活动,通过出示图片——引入主题,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完整欣赏——巩固提升,角色表演——深入感知这一系列流程,主要通过理解故事,了解压路机行动缓慢的特点,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通过故事表演来激发孩子的兴趣,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受语言的幽默、有趣,理解诗歌内容。

2.初步学习仿编诗歌,将语言表达加以诗化。

活动准备:

幻灯片(相关图片)

活动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尝试进行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图片

分别出示小象、小猴、小鹿的图片。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师分别根据图片进行提问,小象、小猴、小鹿的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引导法)

二、学习朗诵诗歌

1、这有一首好听的诗文《我想》,诗文中就出现了这三只小动物。

2、教师声情并茂的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朗诵诗歌。并在朗诵后提问:小朋友和小象、小猴、小鹿都分别做了什么?(诱发法)

3、运用多种形式师幼共同学习诗歌。(集体、分组、边朗诵边做动作)(重复法)

三、仿编诗歌

师:(出示小象的图片)如果你有小象的`长鼻子,你想干什么?

师:(出示小猴的图片)如果你有小猴的长尾巴,你想干什么?

师:(出示小鹿的图片)如果你有小鹿的长犄角,你想干什么?

四、教师将幼儿仿编诗文的片段拍摄下来,请幼儿欣赏。

活动延伸:

在初步仿编的基础上增加仿编难度,从部分仿编逐步到整体仿编。

附:我想

看见小象,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

我想有个长鼻子,看见小鹿,

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我想有对长犄角,看见小猴,和小鹿用椅角“顶顶牛”。

我想有条长尾巴,

本节课我使用的方法有:重复法,诱发法,引导法。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 观察图片,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乐意想象讲述。

2、 体验爸爸、妈妈爱宝宝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ppt、音乐、帽子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

(图片首页)t:今天,郑老师请来了老鼠的一家,请你们看看它们是谁?

t:(小结)对了,它们是鼠爸爸、鼠妈妈、鼠哥哥和鼠妹妹,告诉你们,鼠爸爸和鼠妈妈非常爱自己的两个鼠宝宝,一家人相亲相爱,生活得很幸福。)

二、 分段欣赏,想象讨论

1、(讲述故事,图片1—2)

2、(出示图片3—4)t:咦,鼠爸爸和鼠妈妈发现一样东西,你认为这是什么呀?(幼儿猜想)到底这是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往下听。(讲述故事)

3、(插入式体验)哦,原来是顶大帽子,我这就有一顶和鼠爸爸、鼠妈妈找到的一样的大帽子,请你们来摸一摸,摸上去什么感觉?

4、t:看到这顶圆鼓鼓、毛茸茸的大帽子,鼠爸爸、鼠妈妈会怎么想呢?到底鼠爸爸、鼠妈妈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听下去。(讲述故事3—4)

5、(讲述故事,图片5—6)

6、(出示图片7—8)t:咦,这是什么呀?帽子下面是什么?为什么看不见他们的头和身体,只看见它们的脚呢?

t:(用图片9—10小结)它们这样走路累不累呀?虽然他们走得很累,也走得很慢,但是他们没有停下来,因为鼠爸爸、鼠妈妈想把大帽子带回家做什么呀?(帽子床)

7、t:(出示图片9—10讲述故事9—14)鼠哥哥、鼠妹妹睡醒了,它们会怎么样呢?为什么鼠妹妹会吓哭呢?鼠哥哥会怎么做呢?(可以请幼儿学做鼠哥哥、姐姐说说对话)

8、t:鼠哥哥、鼠妹妹哭着大叫“怪猫”、“怪猫”,你们觉得是怪猫吗?

9、t:那么鼠爸爸、鼠妈妈听到这个哭喊声它们会怎么做呢?(幼儿猜想,再出示图片15—16讲述故事15—18)

10、t:你猜这时鼠哥哥、鼠妹妹会对鼠爸爸、鼠妈妈说什么呢?(师幼可以角色扮演说对话)

11、(讲述故事19—20出示图片21——22)晚上,鼠宝宝一家要休息了,它们在哪里呀?

你觉得鼠宝宝一家睡得舒服吗?你们看这是张怎样的帽子床,让鼠宝宝一家睡得这么舒服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刺猬从“想摘果子”到“想办法摘到果子”的整个情节过程,体验同伴间互帮互助的

2、喜欢吃苹果,初步感知苹果的明显特征。

活动准备:

大图片,苹果图片,苹果树,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读

图片1

1、秋天到了,小刺猬高高兴兴去了果园。

2、小刺猬发现了什么呢?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呢?

3、猜猜小刺猬会怎么做?

小结:小刺猬发现了一棵结满苹果的苹果树,树上的果子又红又大,小刺猬真想摘一个吃呢!

图片2

1、仔细看看小刺猬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小刺猬摘不到苹果?

2、重点: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小刺猬踮脚的.动作,体验够不着的感受。

小结:小刺猬个子太小了,够不着苹果,心里真着急啊!

3、怎样才能摘到苹果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刺猬吗?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有的想到用工具帮忙,有的想到了请小动物们帮忙。

二、幼儿自主阅读

图片3、4

1、小刺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秘密就在书里,请小朋友找找。

2、请别人帮忙,一定要说好听的话,小刺猬会怎么对小猴子说呢?

3、重点:鼓励幼儿想象小刺猬和小猴之间的对话,如“小猴,你能帮我摘苹果吗?”“好的,小刺猬,我来帮助你”等,借助小刺猬和小猴头饰进行角色对话表演。(师生、个别尝试。)

图片5

1、小猴是怎么帮助小刺猬的?

小结:小猴子爬上树,摘了苹果,丢给小刺猬,小刺猬在下面接住。

三、教师完整讲述

1、这个故事的名字是《摘果子》,完整讲述。

2、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你帮助过别人吗?

小结: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我们喜欢他。

四、“采摘”苹果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体验摘苹果的快乐。

《【热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