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蝙蝠和雷达教案范文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蝙蝠和雷达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二、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三、写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提出难写的字
3.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
5.抄写生字词。
四、总结
五、板书
超声波
嘴巴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和
雷达
无线电波
天线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2【教学要求】
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2、以下教学思路供参考:
教学时,要以教学过程的优化来达到教学效果的优质。一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让学生充分自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不懂的词语初步自学理解,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精读,深入体会课文内容。着力明确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的,以及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三是练说,积累运用语言。引导学生对照图,自己组织语言,说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四是拓展,激发阅读与探究兴趣。可以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也可适当交流课后的“小泡泡”中的要求──“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布置阅读关于仿生学的科普读物。
【板书设计】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思路效果反思
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做答
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教师巡视。
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
⑴ 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
⑵ 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
⑶ 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⑷ 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
⑸ 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2、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
⑴ 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⑵ 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 ……此处隐藏7991个字……引出“配合”一词。
b.请两名学生表演一幕双簧(可事先排练并“保密”),其他学生观看后写一、二段话,描述两个小演员相互“配合”的情景。
c.宣读交流,点评两三篇。
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7教学要求:
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具准备:
自制软件、鹏博士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
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
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
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朗读全文。
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三、练习造句。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2、读读句子。
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3遍。
板书设计:
7蝙蝠和雷达
课后小记:
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启示、证明”等词语的意思。正确区分近义词“敏锐、灵敏”。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3.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
4.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
课 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出示“蝙蝠”图,板书:蝙蝠
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蝙蝠资料。
2.出示“雷达”图,板书:雷达。
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雷达资料。
3.板书,齐读课题。
师:这两者毫不相干,课题却用“和”字连接。这是为什么呢?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3)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2.小组交流学习。
3.集体汇报学习成果。
(1)字词学习
重点指导“辨析组词”:摹 幕 墓 暮 慕
(2)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注意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3)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师注意适当点评,引出重点;同时进行语言规范表达的训练。
(4)提出不懂的问题。
(可能有关于试验方面;关于研究方面;关于仿生学方面;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等等。师对学生的问题归类,简单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有的则留待深入学习课文时解决。)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深入学习,突破难点。
1.了解三次不同的试验,理解“证明”一词并运用说话。
(1)指读有关句子,理解“证明”一词意思。(用可靠的事实来表明结论的真实性。)
(2)三次试验怎样进行的?证明什么结论?轻读课文相关小节,完成表格。
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3)根据三次试验内容,分别用“证明”一词说一句话。
2.学习科学家反复研究的.内容,理解蝙蝠用嘴和耳朵探路的原理,并进行说话训练。
(1)读读课文有关内容,边读边思考,动手画画蝙蝠探路示意图。
(2)看着示意图,练习说话: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经过。
3.学习科学家发明雷达的内容,理解雷达在飞机夜航中的作用,并进行说话训练。
(1)读读课文,用文具摆摆雷达使飞机安全夜航的示意图。
(2)看着示意图,练习说话:雷达使飞机安全夜航的过程。
4.理解并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1)小组讨论,给句式: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2)默读课文,思考: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科学关系?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它们的科学联系及其依据。
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二、课后质疑,总结全文。
学了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三、课后拓展。
1.初了解“仿生学”。
2.语言直播厅: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到动物的一些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向同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