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09-30 21:42:13
【实用】大班教案集合八篇

【实用】大班教案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经常能听到幼儿哼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或“月亮之上”等流行歌曲,而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正逐渐受到孩子们的冷落。民族音乐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从小接触民乐,喜欢民乐,不失为传承文化艺术精髓的好办法。新疆民乐有着火焰山一样的热力,它曲调活泼,节奏鲜明,情绪欢快,符合幼儿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因此,以新疆音乐为切入口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应该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新疆乐曲的特点,尝试打新疆乐曲的基本节奏

‖× × × | × × |× × × | × × ‖

2.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准备

音乐:介绍新疆的VCD短片,阿凡提进场曲、无歌词乐曲《尝葡萄》、新疆歌舞曲等。

道具:骑毛驴的阿凡提。

乐器:铃鼓及自制手鼓,幼儿新疆服饰若干。

环境布置:塑料葡萄,有关新疆特产、人物穿着、乐器等方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有新疆特点的音乐,做骑毛驴动作进入场地。

师:孩子们,阿凡提要带你们去新疆旅游,你们想不想去?(想!)那我们走吧!

师:新疆到了!我们一起看一看美丽的新疆有什么特产?

2.和幼儿一起欣赏介绍新疆的VCD短片,让幼儿了解新疆的特产(葡萄、哈密瓜、羊肉串……)。

师:新疆不仅是一个“瓜果之乡”,还是一个“歌舞之乡”。新疆的小朋友也像我们一样爱唱歌,爱跳舞,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新疆的乐曲,感觉一下是什么样的?

3.欣赏新疆乐曲《尝葡萄》,启发幼儿初步感受新疆乐曲的特点。

师:你们觉得新疆的乐曲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快乐、优美、好听、想跳舞。)

4.用乐器铃鼓随音乐感知新疆乐曲的节奏。

师出示铃鼓:你们瞧!这是新疆小朋友喜欢的乐器,用它可以打节奏。我们一起试一试用它给这首乐曲打节奏好吗?《幼儿自选乐器随乐曲打节奏。)

5.引导幼儿听音乐,自由探索乐曲中的基本节奏型,并尝试打曲中节奏。

师:小朋友,仔细听,这首曲子里有一个乐器一直打着节奏,它是怎样打的?

6.引导幼儿用手拍打基本节奏型,启发幼儿除了用手拍节奏还可以用身体哪个部位打节奏(弹舌、脚尖、拍腿等)。师:刚才小朋友的节奏都打得很好,有几个小朋友是跟着乐曲里的节奏打的,我们请这几个小朋友打一下刚才的节奏,别的'小朋友拍着手学一学,好吗?

‖× × ×| × × |× × ×| × ×‖

7.用卡侬节奏练习巩固基本节奏型。

师:我把新疆的特产也编进了节奏里,你们听听(师边拍手边说,引起幼儿想说节奏的兴趣)。新疆还有什么特产?谁能试着用这样的节奏说一说?

‖× × × | × × | × × × | × ×‖

如:葡萄呀 葡 萄,好甜呀 好 甜。哈密瓜 哈密瓜,味道呀 不 错。

8.幼儿跟着新疆乐曲《尝葡萄》用乐器打节奏,进一步感受新疆乐曲的基本节奏。

活动结束

幼儿自由选择新疆服饰进行装扮,用舞蹈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新疆乐曲的节奏特点。(一位教师装扮成新疆小伙子,另一位教师装扮成新疆姑娘和幼儿一起跳新疆舞。)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幼儿园大班孩子,经过在园两年的学习,对部分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故事里阿凡提的形象尤为熟知和喜爱。

为音乐打节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打节奏活动教学方法单一:使用示范教学,只注重幼儿机械的模仿,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幼儿情感教育和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如何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及美好事物的感受力,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愿望并帮助提高他们的技能,我在这次活动中做了以下尝试:

1.环境的创设

(1)在一日生活中营造民族音乐氛围。我利用晨间接待、进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动时间为幼儿播放优秀民族乐曲,如:《半个月亮爬上来》、《吉祥三宝》等,让民族音乐时时萦绕在孩子身边。

(2)活动前在教室挂上塑料葡萄,活动墙上贴上有关新疆特产、乐器、人物穿着等方面的图片。

(3)在区域里渗透民族文化。如手工区,可用黑毛线作小胡子,正方形彩色卡纸作新疆的四角帽;音乐区,投放一些民族乐器,如,铃鼓、自制手鼓等。

2.不用节奏谱

传统的节奏活动中,老师通常用标记把节奏普画好,让幼儿跟着老师反复地练习。本次活动中我使用卡侬节奏突破活动难点。用卡侬有规律的曲式,稳定、轮回的形式,把新疆特产套入节奏型里说节奏,更具有趣味性,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切分节奏。

3.调动幼儿各种感官感受节奏

启发幼儿用身体各部位打节奏,如:拍手、弹舌、拍腿、脚尖拍打等来帮助幼儿感受新疆乐曲特点,并愿意参加打节奏。

4.装扮民族服饰

让幼儿自由装扮新疆民族服饰:戴上小花帽,贴上小胡子……在新疆舞曲欢快的节奏下很多幼儿不由自主地和着节拍手舞足蹈起来,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新疆乐曲热情、活泼、风趣的特点。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兴趣极浓,个个跃跃欲试。虽然,有些幼儿的动作做得并不到位,舞姿也并不优美,但我觉得让幼儿大胆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开朗的性格更为重要。

面的图片。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各种动作对同伴发出爱的密码。

2、学会运用暗号方式传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并能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

3、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情。

活动准备:磁带、笔和纸

活动过程:

一、播放轻柔的音乐,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感情

马上我们就要上小学了,离开可爱的幼儿园。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情感?

二、引导幼儿运用爱的密码,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进行记录

1、今天老师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我心里的话,你们想知道我用什么样的方式吗?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教师拖着 ……此处隐藏6541个字……开始,教师就把幼儿带入“迷宫王国”闯关的游戏情境,自然地引导幼儿认识迷宫的进口和出口,学习走线条迷宫、数字迷宫,并进行自我检查。在轻松愉快又富有挑战的游戏情景中,幼儿走迷宫的欲望更强,学习也更加投入。

2.通过分组操作提高幼儿的活动效率。在分组操作中,幼儿自主选择,逐一尝试,走完一个迷宫就夹上操作单,直至闯过五关。如此形式,恰似游园活动,幼儿既能更为自由地活动,又能充分操作,尝试不同难度的任务。胸夹上的操作单可清晰地反映出每个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便于教师检查和幼儿互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空间智能扣数概念也得到了发展。

3.利用儿歌提升幼儿走迷宫的经验。教师以一首自己创编的儿歌《走迷宫》,生动简洁地概括了走迷宫的要领。儿歌琅琅上口,易诵易记,幼儿乐于接受。

4.借助反向检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反向检查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检查的过程,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幼儿自身的观察、纠错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幼儿如能从小养成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将终身受益。

附:走迷宫

迷宫图,拿到手,先找进口和出口。

沿着通道开始走,上桥钻洞看清楚。

岔路口,停一停,找找哪条是正路。

死胡同,走不通,调头回到岔路口,

换个方向继续走,顺顺利利到出口。

反向检查很重要,大家千万不要忘。

迷宫游戏真好玩,眼观六路走四方。

小百科:迷宫,一种充满复杂通道的建筑物,很难找到从其内部到达入口或从入口到达中心的道路。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各个季节服装的特点,整理出夏季的衣服。

2、复习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熟练地将数群卡和点卡对应。

活动准备:

数量为1—5的动物数群卡和点卡;准备夏季的用品图片。将图书角改成商店。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要求

教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教师:夏天来了,你觉得天气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天气变暖了,我们都要穿夏天的服装了,你们知道夏天的.服装和鞋帽是什么样子的吗?

教师:哦,小朋友们真棒,都知道夏天的衣服是什么什么样子的。夏天来了,可是娃娃家里的娃娃们都还穿着春天的衣服,夏天的衣服都还在柜子里没有整理出来,今天请小朋友们把娃娃夏天的衣服整理出来,整理出来以后小朋友要给娃娃们穿上夏天的衣服,谁愿意去的?

教师:夏天来了,我们需要准备许多夏天的用品,那夏天的用品有那一些呢?

教师:哦,原来夏天要用的东西有这么多呀,那娃娃家里有这些东西没有啊?

教师:那没有这些夏天的物品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教师:对了,我们可以去商店里买。看,这里就有一个卖夏天用品的商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夏天用的商品,我们拿什么去买呢?

教师:(出示点卡)看,就是用这些点卡去买里的物品,你用多少的点卡就能在这个商店里买多少夏天的用品。

二、幼儿自选区角游戏

说明进区卡的使用常规,按照幼儿座位组次,引导幼儿轮流选择进入区角。

三、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1、看看娃娃家的幼儿能否根据夏天服装的特点将衣物分类。请幼儿将

整理好后的衣服给娃娃穿上。

2、到冷商店购买商品的时候要有礼貌地与服务员交谈,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3、鼓励商店的幼儿在客人购买商品的时候能热情有礼貌地提供服务。

四、引导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五、评价本次区域活动的情况。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按数字拿取相应数量的树叶,掌握6、7、8三个数字。

2、让幼儿学会动手操作,在玩中学,学中做,从而提高孩子的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学会认真仔细地核对自己的获取的数量,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学习,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布置好幼儿拾落叶的地点,树叶若干。

2、人手5张数字卡片、人手1张空白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天到了,看!我们院子里的大杨树,叶子也黄了,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落了一地。用这些小树叶不仅可以拼画,我们还可以来玩一个拾落叶的游戏呢!今天,我们就要去拾树叶,可是拾几片树叶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几个数字。

二、认识数字卡片

1、教师出示1张数字标有6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这是数字几?(数字6)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字6表示?

2、教师出示1张数字标有7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这是数字几?(数字7)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字7表示?

3、教师出示1张数字标有8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这是数字几?(数字8)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字8表示?

三、拾树叶活动

1、幼儿每人手中有1张数字卡片,在教师的带领下来到事先布置好幼儿拾落叶的地点。

2、请幼儿根据数字卡片的数字,再把相应数量叶子拾起来.

3、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关注自己的数字卡片。

4、教师检查幼儿数字卡片与树叶的匹配情况,对匹配错误的幼儿及时纠正

四、认识标记图。

教师出示1张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这张图上有什么?数字和树叶各表示什么意思?

五、拓展训练

1、师拾8、7、6片树叶让幼儿分别数一数然后记下来

2、观察、交流自己拾来的树叶,鼓励幼儿用树叶装扮教室,美化环境。

教学反思

在我们幼儿园院子正中和四周有几棵大树,秋天来了,树叶到处飘,飘落满院子,尤其是遇上刮风天更糟。于是,在开展“拾落叶”这一活动时,我充分利用了这一地理与自然资源,选择了这样的场地,不仅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开展环保教育,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本节课虽说是数学活动课,可是活动中我也渗透着相关学科。我带领幼儿面向这一处站队开展活动,幼儿在按要求拾相应数量的树叶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捡树叶本身就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因此今天的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既自然真实,又生动有趣,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

对于课堂延伸,让孩子们通过学习认识数字,明白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切,学会核对并记录数量关系,知错改正的学习生活习惯。

通过教学,让我明白了许多,懂得了如何将幼儿养成教育具体落实到位,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我对自己的这活动还是不够满意,如果让我重新设计我会尽最大努力汲取专家们的宝贵建议做到更好.。

《【实用】大班教案集合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