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19 13:06:16
小学语文教案[汇总8篇]

小学语文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认真思考

师:接下来,请第七小组来为我们展示。

生1:我们组展示的任务是——“在今后的生活与成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不确定’的生活,应该怎么做”。我们认为,“‘不确定’的生活”指的是在未来的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生2: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有可能碰到许多困难,我们一定要勇于克服。

生3:我们有可能患上抑郁,也有可能遭遇一些大病大灾。我认为,我们要向桃花心木一样,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痛苦,顽强地生活下去。

生4: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像桃花心木一样,自立、自强。记得我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有一位年轻人,小时候就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不仅没有灰心丧气,还很乐观地面对生活,练就了用脚代替手的本领。他能用脚写出一笔很漂亮的字,还能弹奏出悦耳的钢琴曲。他就像桃花心木一样,是生活中的强者。

生1:我们小组展示完毕,请给我们组打分。

生5:你们组能联系生活谈感受,我给你们组打5分。

反馈总结

师:今天的.读书活动,你们有收获吗?都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课文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在困难中要学会独立自主、战胜困难。

生2: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像桃花心木一样,顽强地生活下去,不能有依赖心。

生3:我知道了“写事说理”的文章结构,我们以后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学生纷纷总结自己的收获)

师: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内容、读懂了写法,也读出了自己的思考。我们还要向作者学习怎样观察生活、怎样思考生活。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同时也送给我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既要观察生活,更要思考生活。

(教师出示课件: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评委点评

杨老师的这堂课,积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切以“学”为中心,做到了“为学而教”,做到了如下“四学”:

一是让学生学有方向。学习目标是课堂学习的“方向盘”。课堂的目标是具有属性的,在传统课堂中,课堂的目标属于教师,而不属于学生。实际上,课堂目标不应该仅属于教师,学生有权利知道“我为什么要学”、“我要学什么”。在目标的定位上,教师要多从学生的“学”来考虑——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刚开始上课时,在师生互相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了课堂的学习目标,即读懂内容、读懂写法、读出思考。这样,学习课文的独特指向意义立刻就出来了,而且也能被学生所接受,目标的主体性十分明确。

二是让学生学有内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自然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又是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的认真研究与精心选择的基础上的。在许多课堂上,往往只关注了“怎么学”的问题,没有关注“学什么”的问题,因而使得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科内涵不够突出。在这节课上,杨老师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颇具匠心。他没有把重点放在对文本内容的“繁琐分析”上,而是根据文本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生命发展出发,把学习内容定位于一个“思”字——一思文本,从文章中读出自己的思考;二思写法,思考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思人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与文章的联系。这些“点”十分准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语文学科的学科内涵。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三是让学生学有方法。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杨老师从阅读方法入手,引导学生明确阅读路径,进而“遵路识斯真”。杨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条十分可行的“阅读路径”,即“五读”:读通读顺—读懂词语—读懂内容—读懂写法—读出思考。

四是让学生学有实践。杨老师很注意把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变成真正的语言实践过程,没有以“教”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引导,采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使阅读过程成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亲力亲为的实践过程,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交往过程,成为了动态生成的发展过程。因此,课堂上不断有精彩的生成出现。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1 云会告诉你(第1课时)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悠扬”写一句话。

2、能说出山村这所小学校的样子,体会学生喜爱自己学校的感情。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小朋友对自己学校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图片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晴朗的天空,飘着一朵朵洁白、美丽的云,那美丽的白云,会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它们还想和我们说话哪!你们想知道他们要说些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老师布置读的要求。

2、在学生完成自读与组内学习后,教师检查反馈

① 抽读生字词卡片。②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出示学习题:

理解课文内容

1、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阅读练习:

读读课文,文中有( )( )( )( )向我们介绍了山村小学的情况。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 )( )( )你从他们的介绍中都知道了什么?

2、你有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吗?(老师指导学生质疑并解疑)

3、小组学习:读了课文,你知道这所学校什么样了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作介绍。

4、班上交流,教师给与适当指导。

注意: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怎么说都行。说“美丽”可以;说“大”(与城里的学校比)也行;说“很小”也很好。无论说什么,都追问: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然后通过填空或对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诗中自豪的情感。(指导朗读)

例如:

(1)填空,再读一读。

那( )的瓦房,

就是( )的课堂。

(2)对比着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那瓦房, 是课堂。

那漂亮的瓦房, 是我们的课堂。

那最漂亮的瓦房, 就是我们的课堂。

(3)激情朗读:我们的学校什么样?如果你向别人介绍它,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体会山村里的这所小学校什 ……此处隐藏4436个字……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练习课)

一、引导学生复习《挑山工》

二、引导学生复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三、做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ke sou guang liu liu jie zou

ping heng song du ju su

dan wu zhui dao ai ma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曲( ) 折( ) 转( )

( ) ( ) ( )

正( ) 传( ) 挑( )

( ) ( ) ( )

3、给句子换个说法:

⑴ 因为挑扇工不能直上直下,所以他们走的路要比游人多一倍。

⑵ 因为多年当挑山工,所以他们的个子大多又矮又粗。

4、读句子回答问题

⑴ 我心悦诚服的点点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意味深长的哲理。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指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2个“恼、啥”,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3、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词句,了解故事的内容,体味诗的情趣和道理。

  教学难点:抓住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

教学准备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理解“苦恼”,揭示课题。

1、 板书:苦恼

1) 读词。

2) “苦恼”是什么意思?

3) 学习生字“恼”:与形近字“脑”进行辨析比较。

小结:带“忄”的字往往与心情有关。

4) 读好这个词语。同学们,你们有苦恼吗?说说自己的苦恼。

2、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班长,他也有个不小的苦恼。

补题:8、班长的苦恼

齐读课题(注意读好“苦恼“一词)。

3、 这位班长会有什么苦恼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让我们学习第八课,这是一首叙事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想: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

3、 交流:

1) 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

板书:“我” 同学们

大乔 小苗

2)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书: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3) 根据板书的提示,简单地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 师引述课文大意,并小结:这分别是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深入学习,感受班长的“苦恼”。

1、 整件事因大乔而起,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自读第2节,圈出有关动词。

1) 读句并交流、板书:打 夺 绊

2) 大乔真是霸道!分男女生读好第2节。

3) 请用上这一连串动词,说说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

2、 大乔做得真过分,难怪同学们都同情小苗。读读课文,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同学,当时也在现场,见此情景,你会怎么说?

1) 请多位学生交流。

2) 这就叫“议论纷纷”。请你按提示,把刚才大家说的意思组织起来说一段话,行吗?

出示:

同学们见此情景议论纷纷,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大家叫叫嚷嚷地返回了学校,教室的屋顶也差点让喊声掀掉。

3、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请班长来“裁决”。而班长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用直线和浪线分别划出班长所想、所说的内容,再这么说一说。

出示: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满脸发烧,心想: 。考虑再三后,我说:“ ”

穿插学习:“啥”的意思就是——什么。读好这个生字,注意翘舌音,读出问的'语气来。

小结:像这样经过再三考虑,而做出决定,就叫做——裁决。(读词)

4、引读课文第4、5节,想一想:为什么听到我的决定后,整个屋子会突然变得静悄悄的?

(因为同学们都没想到作为一班之长,我竟然会袒护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决定,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

5、 现在,你明白班长的苦恼是什么了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有关内容,并说一说。

出示:

结果,“我”苦恼极了: 。

1) 指读写班长苦恼的句子,并练习说话。

有关句子:“嘴皮子只轻轻动了一动,整个中队一起和我绝交。”

“从此同学们见了我总没个笑脸,出出进进身边只剩下影子大乔。”

练习说话:注意人称的转换,语言的流畅。

2) 联系刚才交流的内容,说说“绝交”是什么意思?

板书:同学们和自己绝交

3) 读好句子,读出班长的苦恼来。

6、 最后,请你试着把这些内容连起来说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啦!

课后,你可以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它的名字就叫做《班长的苦恼》。

四、总结全文,领悟道理。

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叙事诗。

2、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这个班级的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集体交流。

3、 总结:的确,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身为班长也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板书设计 附课堂板书:

8、班长的苦恼

(同学们与自己绝交)

裁决

“我” 同学们

袒护 同情

大乔 小苗

欺负

本课小结

1、本课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文,内容浅显明白,语言通俗易懂。

2、这是一首叙事诗,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喜爱。教学时一气呵成

3、虽然整首诗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谁对谁错,但学生能从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感受中受到教育。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训练材料

一、比较组词。

恼( ) 裁( ) 憋( ) 交 ( )

脑( ) 载( ) 弊( ) 跤( )

二、改写诗歌。

请你以《班长的苦恼》为题,分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注意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写具体。

《小学语文教案[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