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5-08-07 17:24:11
【精品】大班社会教案范文7篇

【精品】大班社会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一些动物的居住环境。

2、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5张环境图片(河水、泥土、森林、花园、草原)各种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你们都见过哪些动物?他们的家住在哪儿?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进行小结。

二、了解动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说是什么场景。

教师:刘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你知道都是哪里的情景呢?

教师小结:这里有河水、泥土、森林、花园、草原的背景。

2、引发幼儿发现动物与它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你知道小河是水的家吗?为什么小河就是这些动物的家呢?他们的家可以使森林或泥土吗?还有什么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呢?

教师小结:因为这些动物要靠水来生存,所以它们生活在水里。在水里生活的动物有鱼、虾、鲨鱼……(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进行小结)

教师:树林是谁的家? 还有什么动物也在树林里生活?泥土是谁的家?花园是谁的家?草原又是谁家呢?

教师逐一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并根据孩子们想到的动物进行小结。

三、幼儿游戏,“动物找家”,巩固幼儿对动物与生活环境的认知。

1、为动物们找家。

教师:每种动物都有它们的家,这里呀,还有一些动物找不到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的家都是在哪里?(出示一种动物,请孩子们来各自说说动物的家在哪里)

2、多选幼儿来进行回答。其他幼儿进行检查、判断。

教师:XX说的对吗?她帮动物找对了家吗?为什么?

四、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师: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家,但如果它们的家被破坏了,动物们会怎样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环境要我们大家一起讲卫生好好爱护环境,不浪费材料,浪费了材料就要从大自然中获得,像浪费了纸就要生产纸,纸的原料是树皮,所以不浪费。如果把垃圾乱丢,动物们的家就变的也别的脏,所以不乱丢垃圾。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松鼠爸爸爱护家人、不怕困难的品质。

2.在说说画画中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与故事内容相符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导入课题,导出《两只棉手套》

--冬天天气很冷,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手套,手套有什么用处?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想一想小松鼠把手套用来做什么了?

二、欣赏故事。

1.看图讲述故事。

--看图片听故事第一段,松鼠爸爸想要做什么?(给松鼠妈妈找一个暖和的树洞生松鼠宝宝。)--看图片,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松鼠爸爸找到树洞了吗?为什么又走了?(松鼠爸爸找到了一个树洞,可是熊已经住下了,所以松鼠爸爸只好走了。)

--第三段,松鼠爸爸又找到了哪里?可为什么也不能住?(松鼠爸爸找到了小刺猬的`洞,只好再去找其他地方。)

--松鼠爸爸和松鼠妈妈怎么样了?爸爸找到了什么?(他们很着急,松鼠妈妈哭了,松鼠爸爸只好再去找暖和的地方,突然松鼠爸爸看到雪地里有一只棉手套,就让松鼠妈妈住进去了。松树妈妈生了五只小松鼠,他们很调皮。)

--松鼠爸爸住进去了吗,为什么?(松鼠爸爸也想钻进棉手套里,可是里面太挤了,松鼠爸爸只好在外面用尾巴给松鼠妈妈挡风雪。)

--看到这里,你觉得松鼠爸爸怎么样?为什么?(很好;很能干;很爱松树妈妈和小松鼠)

--谁来了?松鼠爸爸会怎么做?幼儿自由想象讨论。(把手套还给小男孩,再去找其他地方;请小男孩把手套送给他;……)

--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怎么做?(把另一只手套也送给松鼠一家)

--一起看图,揭晓故事结尾。松鼠爸爸是怎么说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做的?

--你们觉得这只松鼠爸爸怎么样?(很有礼貌,知道别人的东西要及时还回去。)

2.小结:这只松鼠爸爸很能干!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互相关心和爱护,碰到困难的时候也应该自己想办法,如果别人帮助了你也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松树爸爸能自己解决困难,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有没有碰到过困难的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幼儿自由发言。

三、设计手套。

--小男孩的手套有了个大用处,那如果我们也有一双手套,你想送给谁?为什么?(送给好朋友,让她冬天保护好自己的手;送给妈妈爸爸,妈妈早上上班很辛苦;送给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们过冬;……)

延伸活动:

--在区角中可以让幼儿尝试着自己设计手套。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渐渐淡忘了这个传统美德。许多家长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点,对孩子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物质上有求必应,出现了一些孩子在吃、穿、行上的攀比现象。在幼儿园经常会发现只咬一口就被扔掉的点心、没关的水龙头、画了聊聊数笔的图画纸……看着这些无谓的浪费,我深深感到,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必须从娃娃抓起。结合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存在很多浪费的现象,我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节约的重要性。

2、懂得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3、使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废弃的牙膏管若干。

2、生活中有关节约和浪费的多媒体课件。

3、自制教玩具。

活动过程:

一、以操作“挤废弃的牙膏管”引入,帮助幼儿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理解浪费的概念。

二、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讨论:你在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浪费的现象?(请幼儿回答)

三、观看PPT,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了解相关节约的方法。

过渡语:老师这有一些图片和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观看PPT: 餐桌上的浪费和饥饿的孩子。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节约粮食? ……此处隐藏1469个字……)师提问:

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

他们是怎么玩的?他们边在玩时边嘴巴里还念了怎样的儿歌?

听到说怎样的一句话时才站在中间的?这句话是谁说的?

(老师提升:当听到中间的小朋友说"女孩子中间"这句口令后,女孩子才站在中间。)

3、(播放录像2:男孩子中间站)提问:这次我们听到发口令者发了什么样的口令?(男孩子中间站)

4、(播放录像3:背书包的中间站,口令先不说,幼儿猜好后再说)提问:猜猜这次发的是什么口令?我们一起来问问她好吗?(播放录像验证)师:原来发口令的小朋友找到了他们背书包这个相同的地方,然后才发了口令。

5、师:再来看看这一次,猜猜发口令者发的是什么口令?

(播放录像4:带围巾孩子的中间站,口令先不说,幼儿猜好后再验证)你们知道她的口令是根据他们什么相同的地方来发的?怎么发?

找找他们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果你是发口令的小朋友,你会发什么口令?(出示幼儿围成圆圈的照片)根据幼儿的口令大家一起来找找是哪几个?

二、幼儿玩"迷迷转"游戏

1. 幼儿互相协商(游戏者与发口令者)然后游戏引导幼儿寻找同伴相同的地方来发口令,而且口令尽量不一样。

2.幼儿反复进行游戏,体验同伴之间的相同处与不同之处。

三、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以后去操场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心情和人面部表情的关系,理解微笑的魅力。

2、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关注他人,用微笑感染他人。

3、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一年四季中春天是花开最多、最艳的季节。

2、物质准备:诗歌挂图一张,录音机,音带《歌声与微笑》,难过和微笑的图片各一张,小镜子每人一个,绘画材料若干。

3、环境准备:微笑展:收集空姐等微笑服务的图片,每个幼儿从家庭的相册里选出自己家庭成员的最佳微笑照片。

活动过程:

1、看"微笑"

1)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在歌声中幼儿参观微笑图片展,引出课题。师:我们小朋友一起搜集了许多微笑的图片,有空姐的,有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的,还有小朋友自己的,现在请小朋友一起去看一下这些图片好吗?

提问:

1)刚才小朋友们参观了微笑图片展,看了后有什么感觉?

2)你看了这些微笑的图片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出看了后很开心,看了微笑的图片心理很舒服,微笑的人很美丽。让幼儿感知微笑的美丽和魅力)

3)依次出示难过和微笑的图片,引导幼儿分别说出看了图片后的感受,通过对比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微笑的魅力。

2、小结:

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或者难过时就会露出痛苦的表情,让人看了很难受,心情也会被感染。当你开心高兴的时候就会露出可爱美丽的具有魅力的微笑,让人看了后感觉很舒服。所以当我们不高兴、不开心的时候要想些高兴的事情,让自己高兴起来。这样,你自己快乐,你身边的人也会和你一起开心,大家就可以和你一起分享快乐。

2、听"微笑"

1)师:我这里有一首赞美微笑的诗歌,小朋友想欣赏一下吗?

师朗诵诗歌:当微笑写在睑上,脸就显得特别漂亮,好像花朵开在春天里。当微笑藏在心底,心里就充满了欢喜,好像春天开满的花朵。

提问:

2)诗歌里是怎样说微笑的?b.微笑写在脸上像什么?c.微笑藏在心底像什么?

3)为什么诗里把微笑比喻成春天的花朵?(引导幼儿讨论:因为微笑让人感觉很美,春天的花是一年中最多、最艳、最美的……

3.谈"微笑",出示诗歌挂图,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大意。

1)是什么让脸显得特别漂亮?好像什么?

2)是什么让心里充满欢喜?好像什么?

3)怎样把微笑留住?

4、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结论: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身边的人快乐自己也会很开心;每个人心里开心的时候才会有微笑,每个人要始终用开心的心态去面对别人和所有的事情,那样就会把微笑永远留住……

5、接龙游戏:老师提醒幼儿记住自己创编的诗句,进行诗句接龙游戏。

老师说一、二、四、五行,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替换第三行、第六行进行接龙。(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刨编活动给予肯定)

6、画"微笑",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微笑,因为微笑能让人美丽。那么我们微笑时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引导幼儿照着镜子做出不同的表情,说说每种表情当时的心情,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表情是什么?

2)鼓励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微笑的表情,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微笑的美丽和魅力。(老师小结:微笑很神奇,它能让人美丽,让你的心情舒畅,能让身边的人感到快乐,也能让一些不高兴的事情悄悄地从身边走开。微笑这么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把微笑留住呢?我们要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你开心了,你身边的人也就会更快乐。所以当我们不高兴不开心的时候要想些开心的事情调整自己,让自己高兴起来,让我们用微笑面对一切,这样,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

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今天你快乐吗?

幼:快乐!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幼一起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小百科:在人与人之间,它是一个表达方式,表示愉悦、欢乐、幸福,或乐趣。微笑是不分文化、种族或宗教,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它是国际通用的。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互助互爱。

2、让幼儿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找朋友》音乐 衣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听音乐,让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一个大班的一个小班的`)

2、请大班的幼儿把自己做的礼物介绍给大家 ,然后把礼物送给弟弟妹妹。

3、师:第一次见面,你们要说些什么?

让幼儿自己和好朋友互相交流

4、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

5、请大班幼儿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本领?

6、请大班的小朋友帮助小班的小朋友一块叠衣服,展示叠好的衣服。

请大班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教弟弟妹妹的?(先叠哪后叠哪)

7、游戏:炒萝卜

两个小朋友面对面,一个小朋友伸出一根胳膊,另一名幼儿说儿歌做动作

请大班的小朋友教一教小班的孩子,放音乐,一块做。

《【精品】大班社会教案范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