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数学教案

时间:2025-11-11 04:30:07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借助时间线段图或竖式来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间经过多少时间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3.按要求计算时间,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借助时间线段图或竖式来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间经过多少时间。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出示课题

师:这节课是()时()分开始的,到()时()分下课。你能算出这节课上了多长时间吗?学习了今天的本领你就能得到答案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小丁丁上午9时28分进入动物园,当天上午11时09分走出动物园。小丁丁在动物园里参观了多长时间?

读题,明确题意:已知进入的时刻和走出的时刻,求经过的时间段。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3.反馈。

可能出现:

①利用时间线段图

9时28分,到10时,经过了32分钟,到11时又经过1小时,最后到11时09分,又经过了9分钟。所以,32分+1小时+9分=1小时41分钟。

9时28分,到1 0时28分,经过了1小时,到11时,又经过了32分钟,最后又经过9分钟。总共经过了1小时41分钟。

②利用竖式计算

4.分析交流:

①哪个竖式计算是正确的?为什么?

②41分钟是怎样得到的?

5.小结:在时间的计算中,“小时”和“分”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运用线段图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解题的过程,并得到最终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1.小丁丁跑800米用了6分24秒,小胖跑800米用了5分45秒,两人跑800米相差多少时间?

2.15时44分从上海开出的火车,于当日18时40分到达南京,这列火车在路上花了几小时几分?

可以这样算:从15时44分到18时44分,经过了3小时,再减去多算的4分钟,就是2小时56分钟。

[巩固练习,学生能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时间。]

四、总结

“同一天中,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或者“同一天中,两个时刻间经过多少时间”的时间计算问题,可以使用时间线段图或竖式计算来解决,生活中这样的时间计算问题很多。

五、课后练习

运用今天学习的本领计算:

1.从家出发到达学校的时间。

2.吃一顿晚饭的时间。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